飒!祝平安归来!

  “我们已经成功搜救出了4名幸存者了”

  北京时间2月8日18点多

  三一重工土耳其公司总经理廖伟

  兴奋地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在当地的统一指挥下

  三一救援队已在hatay city社区

  成功救出4人

  

  “

  2月7日4点(土耳其时间),我们派出的中土联合搜救队抵达灾区。7日当地时间17点左右,现场就有了三台挖机和一台越野吊。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努力,8日13时(当地时间)我们的队员们成功解救出四名受困者。

  ”

  廖伟透露说,搜救现场危楼特别多,存在二次坍塌的风险,需要借助专业搜救设备。这时候,三一的挖机就派上了大用场,因为挖机既能挖、又能吊、还能拉,铲斗升起来就是一个小型吊机。

  

  在救援的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奇迹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当地时间9日1时30分,中国救援队与当地救援队通力合作,从一栋8层倒塌房屋废墟中成功营救出一名孕妇,这是中国救援队成功参与营救的首位幸存者。

  截至目前,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有3名中国公民获救,状况良好。尚未接到其他中国公民伤亡报告。

  记者了解到

  在救援队中

  还有两位90后上海女队员

  两人都是第一次

  报名参加跨国救援

  顾佳琰:群里的第一位报名者

  

  顾佳琰

  1995年出生的顾佳琰最早是做程序开发的,属于妥妥的it女,之后她爱上了户外运动,回国后当起了户外营地的主理人,从事户外教育、亲子研学工作。加入上海的蓝天救援队2年不到的她,看到群里的报名消息后,成为第一位报名者。

  顾佳琰告诉记者,她查阅了许多土耳其当地的相关资料。

  “

  土耳其天气比较极端。目前,土耳其灾区正在下大雪,傍晚时分的气温降至零下10摄氏度左右,严重影响救援行动。为了保护好我们自己,更好地参与救援工作。我们准备好了很多户外装备,比如温标零下20摄氏度左右的睡袋等。

  ”

  

  让顾佳琰感动的是,除了自己查阅资料,后台的队友们也很给力,提前给了第一梯队出发前往当地的队员非常详细的当地的信息,还做成了一份指南。“有了这么强大的后援团,我们能快速了解土耳其全境天气趋势,还有当地的人文情况等。”

  报名后,顾佳琰第一时间将消息告诉了父母,虽说家人有些担心,但她表示,自己有户外极限运动的经历,且平时训练有素,一定会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庞倩如:从小就有一个当兵梦

  

  庞倩如

  另一位上海女队员是1994年出生的庞倩如,对极限运动无比热爱的她是一名外企产品经理,和顾佳琰一样,她加入蓝天的时间也不长,只有一年半。

  “

  汶川地震发生那年我才14岁,当时看到电视里的兵哥哥冲在前线,十分触动。从小我就有一个当兵梦,没想到这次能有机会走出国门,帮助别人。

  ”

  由于这次赴土耳其参与救援计划要待上至少2周的时间,庞倩如专门向老板请了年假,没想到获得了老板的鼎力支持。“现在同事、亲戚都知道我要去土耳其了,他们都非常支持我,希望我保护好自己,还说等我回来请我吃大餐。”

  据两人透露,在出发前,大家对主要工作做了分工。抵达土耳其后,她们两人主要负责后勤保障、翻译等。“不过就算需要体力活,我们也不会拖后腿,我们的身体素质杠杠的。”庞倩如开玩笑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第一次,这次跨国救援就是我要跨出的第一步。”顾佳琰表示,此前在加入蓝天救援队后,自己接受过不少关于地震救援的培训,当看到文字、视频内容时感到非常震撼,希望平时的所学能在关键时刻为救援工作做一些贡献。

  

  青年时评

  

  人类的悲欢都与我有关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7岁的叙利亚女孩玛丽亚姆终于等来了救援,过去这36个小时中,玛丽亚姆背上顶着断壁,将弟弟搂在怀中,她不断抚摸着弟弟的头发,以此安慰那颗更幼小的心灵,哪怕自己也是如此的幼弱。

  这对叙利亚姐弟的经历感动了世人,可同时还有多少这样的孩子依然被埋在废墟中,苦等希望的曙光。

  时间永远不会停下脚步,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已经过去,每一分每一秒都弥足珍贵。土叙当地以及来自全世界的救援人员依然在尽全力救援,面对这场人类历史上救援难度最大的地震灾难之一,为了希望,决不放弃。他们中也包括了中国救援力量。

  土耳其当地时间2月9日1时30分,中国救援队与当地救援队通力合作,从一栋8层倒塌房屋废墟中成功营救出一名身怀六甲的孕妇。这也是中国救援队成功救援的首位灾民,而此时距离救援队抵达阿达纳机场还不到24小时。

  这场大灾难在当地时间2月6日突然降临,远在大陆彼端的中国救援人员在得知消息后快速反应,马不停蹄地集结,飞越8000公里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灾区,并且迅速投入救援工作。在首批救援队中,还有两位来自上海蓝天救援队的90后女孩顾佳琰、庞倩如。对于这次艰巨、急迫的救援任务,庞倩如这样说道:“之前汶川地震的时候我可能还小,但现在我长大了,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中国曾经也遭遇过汶川地震这样的巨大天灾,我们有过那段痛苦的记忆,也在救援过程中感受到来自五湖四海,乃至全球各地送来的温暖。如今我们同样可以体会到土耳其、叙利亚灾民对于救援、帮助的渴望,去施以援手,这不仅仅是恻隐之心,也是跨越国界的人道关怀。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向国际社会贡献的重大理念,中国作为大国以身作则,展现大国担当。无论是新冠全球疫情的应对,还是这次的土耳其-叙利亚大地震的迅速驰援、包括后续的帮助支援,都展现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我们的文化自古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信仰,尊崇“以义为先、义利并举”的操守,敬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为回答“时代之问”主动提出的中国方案,这个方案的实施,不仅需要国家把握方向,也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参与其中,胸怀天下源于凝聚的爱心,大国担当起于凡人的铁肩。可喜的是,新一代的青年人不仅家国情怀越来越深,同时也更多地放眼全球,传递爱心,向世界展露中国青年的胸怀,正如顾佳琰妈妈形容女儿性格时说的“敢想敢做,说走就走”,青年人正在行动,并凝聚起更大的合力。

  天地无情人有情,人性的光辉是这个世界始终最为绚丽的华彩。《流浪地球2》之所以如此之火,不仅因为演技、因为特效,更因为格局,为了全人类的未来,“我选择希望”。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文/图,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部分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部分来源: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

  实习生:唐枫仪

  见习编辑:连翊辰

  校审:沈蔚

  终审:许晔婷

  

  “转发”“点赞”“在看”三连

  为了希望,决不放弃↓↓↓

  上观号作者:青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