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夫人这首诗的言语虽平常,却足以荡气回肠,且看手法分析

  01

  花蕊夫人姓徐,徐氏,四川人。曾经写过宫词百首,才华与颜值并存。故此被宋太祖赵匡胤这家伙抓去以后,因为太有名了,就让她写诗。

  但这姑娘是川妹子,性格估计也泼辣的很。国破家亡,提笔就写了下面这首诗,文字泼辣而不失委婉,不亢不卑。和她以前在蜀国王宫写的宫词大不相同。看来环境能改变人的一切。 宋太祖赵匡胤比他弟弟大气点,看完还称赞了人家姑娘来着。

  

  花蕊夫人这首诗如下: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首诗文字其实相当普通,但我们可以学习这首诗的架构和技法

  第一句破题。直接了当、毫无凝滞。史载后蜀君臣极为奢侈,荒淫误国。破题亡国,但用语却还是委婉的“竖降旗”。下语虽只三分而命意十分,隐含悲愤。这一句很直白,就是投降了,不遮掩。 委婉而不失气度,君王两字虽有对蜀主的怀念尊重,也有幽怨。

  第二句,相对第一句的直接描写,用反问口气,回扣。“妾在深宫那得知?” 非常口语。但是,口语却不苍白不单薄,意蕴很微妙。

  以前许多亡国诗词,多说美色亡国。妲己褒姒什么的,商亡归咎于妲己,吴亡归咎于西施等。而她这句话,却是有点无奈的自辩。是对第一句投降的自辩。

  用城上和宫内来连接。你外边的事,我怎么知道呢?语似轻声叹息,然措词微婉,而大有深意。所以说,诗词的直白并不等于直俗,说话都必须得拐弯的。

  

  ”妾在深宫那得知? “轻声叹息,但是这种写法真不俗。“妾”就算得知投降的事又怎样?还不照样于事无补!无奈之外还表达有一种隐约的羞耻之心:“我对第一句的城上投降,感到很羞耻。”这种内在的隐约情感。

  第二句对第一句是转,第三句更是转,而且拔高!如果是当时她用口说出来,估计第三句声音得高一个八度!那是一种悲愤!“十四万人齐解甲 ”,第三句照应首句“竖降旗”,描绘出蜀军“十四万人齐解甲”的投降场面。

  史书记载,宋军当时只有几万人,十四万对几万的劳师,以数倍于敌的兵力,背城借一,即使面临强敌,当无亡国之理。 “十四万人”没有一个死国的志士,没有一星半点丈夫气概,估计是带了点修辞夸张了。但是,却有力写出了一个女子的羞愤:可耻在于不战而亡!

  第三句,看起来和前面两句关系不大。这个转,是内在的转,其实也是对第一句的竖降旗的深入解读。所以,转而不断,联系的很紧密的。

  

  到了第三句完成,作者的情感已经到了顶点。那种羞愤痛切由古来之,终于说到最后一句,热骂!“更无一个是男儿!” 也很口语。但是却是前三句情感的缺口,直冲而出。所以,很有力。

  “更无一个”与“十四万人”对比;“男儿”与前面“妾”对照;感情宣泄而出,可谓痛快淋漓。表现出亡国的沉痛和对误国者的痛切之情。个性相当鲜明。虽无刻画夫人本身,但其形象如在眼前。

  诗人以女子身份骂人枉为男儿,就比一般有力,个性色彩鲜明。就全诗看,有前三句委婉含蓄作铺垫,虽泼辣而不失委婉。非一味发露、缺乏情韵的作品可比。

  02

  对于此诗宋人也有别的说法的,认为花蕊是改别人的作品。但是我认为,花蕊这个比那人的更好。

  前蜀王衍降后唐,王承旨作诗云:

  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

  二十万人齐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

  ——————————————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王承旨的原作前两句,从手法来看写的过于刻意了,所以读着很吃力。缺乏后者的一股悲愤之气,不如改作之含蓄有味。 特别是改用第一人称”妾“的口气来写,比原作多一重意味,顿添神采。

  花蕊夫人的是一句一转折,折而不断,以气相连。所以,给人的是一层一层的冲击力。就诗人陈诗一事而论,后者不但表现了廉耻之心,而且有几分胆气。 这行为本身就足为孟蜀”男儿“羞。所以,此诗得到一代雄主赵匡胤的赏识,不是偶然的。

  真不是偶然的。曲折有致,而气脉不断,反衬法的运用使得诗歌内蕴很丰富,最后情感宣泄冲出。

  

  用语平凡,这是本诗的特点,大家可以学学的。作者没有过多的铺陈描写,就是在很平常的讲一个事情。但这个事很完整。有平白直说、有反问、有解答、有质疑,最后是自己本身的观点。在这些反问,质疑当中,不直接说出来而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可以用两字概括:孬种!以前的那帮家伙就是个孬种!

  故此,诗词写作不在于文字字面的高深,文字可以很平凡的,关键是你要如何去通过组合来最大限度的表达出情感。这个才是写作的关键,字面高深的文字内涵未必高深,也可能很苍白。 内涵不足以字来凑,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 衔璧牵羊倒系旗,这个就是有卖弄之嫌。没必要这样写,所以说这句很刻意,刻意过头就表达的无力了。我们写诗词也要避免这种情况,不为卖弄而卖弄。

  #唐诗宋词#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诗词原创火云

  步韵许浑一首七律来道尽中年男人谋生困状,努力还是放弃,你决定

  文章虽小学问大,《如梦令》竟亦可写得如此曲折玲珑,不可不学

  点铁成金,妙用前人诗句翻出新意,切不可点金成铁,且看古人手段

  诗词原创:填词《薄倖.花落》|翻屏日记,温柔句有凄凉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