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老兵|我用12年军旅生涯致敬迷彩青春

  编前语

  时光太快,一转眼我的军旅12年就剩十几天的时间,从新兵入伍的以天度日到现在以秒计时的时光,我的经历虽没有大起大落,但有些地方还是终身难忘。

  细细品来我的军旅12年,虽然平淡平凡,但用“怀揣梦想、牢记嘱托、坚守初心”这12字足以进行小结。

  入伍之初:

  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当兵就要当个合格兵

  “18岁、18岁我参军到部队……”

  我的18岁,刚好与歌曲《当兵的历史》不谋而合。不是不向往大学,而是我更向往迷彩绿的部队。初入新兵连,赶上08年冰雪灾害,偌大的训练基地白雪皑皑,唯一的“绿色”就是我身穿的绿军装。

  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连,很多往事历历在目,从小不爱争抢的我,到了部队真的是干啥都要“争先恐后”。吃饭,不狼吞虎咽,打扫工具就成了别人劳动的工具;训练,不奋力拼搏,3000米、5000米跑总要拖班级的后腿。这种竞争式的“生存”,激发了我的“狼性”。

  “平静的湖面出不了过硬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三个月的新兵连磨砺着我、摔打着我,我深知娇生惯养的“婴儿床”会让我丧失军人血性,只有经历艰难困苦,血与泪洗礼的我才会忘却痛苦,最终使我从一个地方青年转变为合格军人。

  在新兵连的日子,我当了副班长,还获得了十佳新兵的荣誉。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打磨,我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新训结束时,我取得了各项课目全优的好成绩,并受到了领导和战友们的好评并获得了嘉奖。

  士官之初:

  牢记嘱托,做有用人,是合格士官的一张“名片”

  入伍12年,我的身份发生了多次转变。从一名义务兵成长为一名士官,后来又成为了一名支部委员。身份在变,不变的是对士官责任的尊崇。我始终将士官的责任扛起,不辜负组织的信任、领导的栽培和战友的帮带,永远保持冲锋状态。

  12年来,我担任职过班长、卫生员、理论骨干、文书等职,先后累计发表新闻稿件376篇,先后获得5次优秀士兵、4次优秀士官和10次嘉奖以及优秀理论骨干、执勤能手、优秀新闻报道员、卫生员专业比武第一名等荣誉。

  一个个证书,一枚枚奖牌,见证了我对部队工作的热爱与追求。我无论身处何地,无论担负何职,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当班长,我努力练习口令下达,直至口干舌燥;当卫生员,我学针灸理疗,拿自己试手,最终考取了中级医疗救护员;当文书,对电脑的一窍不通的我通过自学考却到了计算机等级证书……只要岗位需要我,我就一定会重新打磨技能,为干好工作而努力“配齐”所需的证书。最后担任中队报道工作后,我又果断考取了“新闻学”大专学历并报考了本科不断深造。

  从不满足现状的我,只想用学习提升自己,从而将工作干得更好。我的军旅生涯从没妄想等待别人给予,更看不上有些人“混天度日”“及时行乐”。我认为,只要部队需要,就应当迅速将自己打磨成适应岗位的能手,成为叫得响的高手。

  最后时光:

  回顾往昔,坚守初心,我定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转眼12年即逝,回顾往昔,自己走过的每一步每一个脚印都依然清晰。来到部队,投身火热的军营是我曾经的梦。是部队让我有了更大的舞台展现自己,有了更好的平台释放自己,当我再次叫响“队兴我荣、队衰我耻”的口号,热泪已经模糊了我的视线。

  这些年与我并肩作战的兄弟相继离开,但他们胸怀理想,时刻都装满了“使命高于生命,奉献大于索取”的精神财富,如今,那些离别场面的主角即将换成我,我好像看到了那些早已退伍战友再次与我如影相随,不离不弃。

  回味军旅,一个人能力是有限的,但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无法与团队的力量抗衡,脱离了集体,我无法成长。

  组织领导的关心帮助让我感激,周围战友的大力支持让我感慨,班长骨干的有力配合让我感动,无论我在什么岗位,总是一帮同志与我并肩作战;无论我成功失败,总是一帮兄弟与我共同进退。

  当兵是我无悔的选择,成为武警宁夏总队的一员,是我头上一道闪亮的光环,即使离退伍越来越近,我也始终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完成好最后一个任务,交接好最后一项事宜。我将以一名老兵最后的余热回报组织和战友的关心与厚爱。

  部队给了我最好的发展环境,让我不断在军营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茁壮成长,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择在部队发展,我会自豪地说:“身体是自己的,灵魂是国家的,但如果国家需要,身体和灵魂都是国家的。我愿意付出一切,我愿意为诺言奋斗终生。青春无悔,未来可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