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全面实行,是慢牛前兆还是噩梦降临?

  万众瞩目下,全面注册制终于来了。

  

  ?

  关于注册制的各种细节解读,周末这两天到处都是,这篇我就来说些比较重要的,跟个人投资者最直接相关的几点问题:

  注册制对打新有何影响,新股发行和退市会有什么变化,以及注册制会对A股的市场生态带来什么影响?

  首先说全面注册制对打新的影响。

  这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对散户很不友好,但也是机会与风险并存,“祸兮福所倚”。

  全面注册制,一方面新股IPO发行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多。再加上申购单位从1000股减半到500股,

  

  ?

  那之后新股中签概率无疑会大增,不再像之前、几年没中过一次都很常见。

  但是,因为新股IPO发行价开始市场化,不限制23倍市盈率了,再加上前5个交易日不设置涨跌幅,这两个因素加起来,不会再向以前一样拉很多涨停板吸引人眼球,此前的连板击鼓传花的炒次新把戏可能就行不通了。

  所以要不了多久,之后中签将有涨有跌,新股不败神话彻底终结,届时中签甚至要“自求多福”了。要不要申购/缴纳的问题必须要谨慎思考,否则可能会吃大亏。

  

  ?

  第二点是上市门槛放宽,之前(核准制)要上市,证监会既要审核该公司提交的材料,还要对其进行各种考察,比如有没有三年连续盈利,实控人有没有发生变更等,门槛是比较高的。

  举个例子,原神大家都知道吧,做出原神的米哈游,在2017也曾想在A股上市,但最终没能上成。

  如果上成了,那随着原神的上线和爆火又是一大批肉眼可见的造富神话。

  全面注册制实施后,上市就比以前更容易了,这也意味着发行速度可以更快,有更多的公司可以排队上市了。

  能不能发现下一个“米哈游”,无疑是要下功夫研究的。

  

  ?

  第三是退市更容易。

  此前的核准制下,退市相对来说会复杂一些。举个例子,此前退市有一个条件是连续三年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

  于是就有质地不怎么地的公司钻空子,做两年亏损,第三年再通过卖什么资产、做什么交易,甚至“凭空让扇贝游回来”等各种手段做出账面盈利,让自己不被退市。

  注册制全面实施后,能钻空子的bug会被逐渐堵上,退市将趋于常态化。

  最后一点,全面注册制会对A股生态带来什么影响呢?

  这点其实前面也说的差不多了,首先,相比核准制,注册制放宽了发行门槛,所以新股的发行速读和数量都会增加。

  这时候,对“龙、蛇“进行筛选的投研能力就很重要了。

  

  ?

  因为数量多了,就有更多的价值发现的机会,但能不能发现,能不能把握住,就得看各自的投研水平和能力圈了。

  从投研角度,我们可以预测到之后存在趋势:机构进,散户退。而这意味着,此后市场的定价会更加理性,也就是说,注册制理顺后,大A将迎来梦寐以求的慢牛。

  注意,市场的慢牛,并不意味着所有股票的慢牛,因此选股或选指数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

  不仅如此,拿不住票、总想做T的“试图赚到每一波波动的钱”也很可能会被卖飞和倒T追高反复教育。如此,交易层面的道和术也需要精进。

  从市场波动角度上,我们大A估值偏高是因为散户(数量)占比高,提供了高于成熟市场(机构市)的流动性溢价。

  我们对比港股,前两年恒生指数和中概跌得那叫一个惨烈,但你看现在从底部涨起来多少了?机构主导的定价通常是比散户更理性的,但是一旦有单边趋势,就会加剧波动。

  比如前几年大A机构抱团抱出来的大名鼎鼎的茅指数和宁指数,再比如近两年港股那边的连续深度单边下跌。

  

  ?

  所以说,不仅价值发现的机会更多了,而且之后价值发现的空间也更大了。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注册制成熟之后,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代了。

  总体来说,注册制会让整个市场更加健康。但相对的,对投资者的要求也同样会变高。

  比如之前有不少老股民有这么个习惯,

  被套后直接装死,直接卸载软件,等着大牛市解套了再保本出。

  在之后的注册制下,还停留在靠“全面牛市”解套这个水平的,会死的很惨。

  要知道,之前的大牛市是因为本就没多少票所以鸡犬都可以跟着升天。

  之后不可能了,因为后面股票会越来越多,没那么多钱去同时拉那么多票。

  全面大牛市不可能再出现了。

  

  ?

  此外,如果是质地不好的票,别说保本出,套着套着退市清零都有可能。

  核准制、涨跌停和T+1等,可以认为是散户新手保护期的“呵护”措施,随着市场逐渐成熟,不能与时俱进的散户将被一批一批出清。

  注册制,利好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对散户很不友好。

  但只要投研上能够与时俱进,或者至少学会挑机构、基金或指数的话,那么慢牛就将在自己的账户生根发芽。

  只要还没停下交易,就需要不停的跟上市场的逻辑和脑回路。

  在市场先生面前,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