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心似玉》:庶女罗十一娘逆袭之路,人为即是天意

  电视剧《锦心似玉》截图古时庶女身份地位与嫡女有着天差地别,而因此衍生出了很多一家人却不见一家情,一家事却不见一条心,因此在利益面前,会显得亲情是很是淡薄。

  十一娘就是出生在罗家这样大户人家之中,但是一个庶女,因此她们母女的地位在罗府低人一等,罗大太太主持罗家家务,可轻而易举的对她们母女俩惩治。

  这就是一个庶女的悲剧家事,可罗十一娘却是一个敢于改变命运之人,她不仅成为了侯府的后院之主,还成为了打破世俗成见的事业型女人,这就是人为造就的天意。

  那么她如何开启庶女的逆袭之路的呢,我们去看看。

  谨言慎行:

  十一娘深知自己在罗家的身份地位,她在这一群罗家女子之中,是个无足轻重的所在。

  电视剧《锦心似玉》截图而她们母女俩起初是远离罗家后院纷争,从罗府中在别处安家,可罗大太太多年不见相邀,今日却突然召集她们母女俩回府,是福是祸还真不好说。

  在这种情况下,聪明的十一娘选择了做个顺势之人,对所有罗府之人都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明理懂事是大多数人都喜欢的,这无疑是为避免落人口实好的办法。

  罗家之女,虽各个亭亭玉立,可也各怀心思,对于姐妹情,只是表面上的,一旦牵扯到利益,是人是鬼立马显现出来。

  而嫡女罗二娘却仗着自己地位尊崇,对罗十一娘百般刁难,十一娘虽心中有气,还是为了大局隐忍了下来,她自己大可以与姐妹反目,但一旦牵扯出长辈,那么她将无法守住与自己相依为命的母亲。

  电视剧《锦心似玉》截图谨慎之人,心中有大局观,在面对逆境时,隐忍成为了一种必须要学会的处理方法,罗十一娘小小年纪就懂得了这个道理,奠定了成事之基。

  不争不羡:

  罗大太太召集她们母女俩回府,的确是有事要发生,因为罗家长女元娘已然病入膏肓,而罗家家业背后仰仗的是侯爷府,元娘就是维系这层关系的重要节点。

  那么既然结果可能产生了变数,那么就要提早做好准备,罗大太太参加侯府的春日宴有多层含义,一是去看望自己的女儿,二是让罗家其它女儿代替元娘,而她看中的是这个颇有心计的罗二娘,于是想在春日宴上谈一场亲事。

  电视剧《锦心似玉》截图侯府的地位显赫,想攀这个高枝的贵族世家大有人在,而乔家就是就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乔家小姐乔莲房,此女也是个颇有心机之人,但对于掌管侯府后院多年的元娘来说只不过是个小丑而已。

  这样的局势,罗十一娘是看得通透的,她相信元娘会处理好,自己也没有必要去操心,更何况自己是个庶女,能够安身就已经算不错的了。

  电视剧《锦心似玉》截图懂得安身,同样是一种智慧,在风雨之下做一个观望者,不争不羡,看是不为,其实是有为的一种高度。

  智者会择时机,只会在适当的时候去做有用的事情,对于那些在风起云涌中不确定的所在,唯有等待它的结果产生,再去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

  攻守兼备:

  罗十一娘虽然在各处都小心行事,也不免被有心之人设计,她的母亲成为了牺牲者,这是触及到了她的底线,她一定会寻找到幕后的真凶,而经过多番调查,发现与侯府脱不了干系,这也成为了她进入侯爷府的根本原因。

  电视剧《锦心似玉》截图事在人为,但天时地利也很重要,显然,元娘一事,成为了她这种可能的产生,自己虽然为庶女,但也是一个罗家人,与罗大太太的初衷并不违背。

  如今乔莲房已经被元娘设计成为了侯爷的妾室,那么剩下的就是自家人的二姐,她本不愿意去争,但二姐却优先想排除了这个隐患,在她身上做起了文章。

  人可以不争,但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底线被打破,还被人利用,如果还是做一只乖巧的小白兔,那么必定会成为别人的口腹之食。

  从这一刻开始,罗十一娘才由最先的守,变成了攻,也就正式开演了逆袭之路。

  电视剧《锦心似玉》截图首先确定了进入侯府查明母亲死因的目标,而从二姐身上找到了切口,为自己的自私而不仁,那么就没有什么义可言,她可以冒用身份去将自己引入虎口,那么自己同样可以让真相大白,而让虎口改变朝向。

  毕竟“理”字面前,没有人可以推翻的,而用理去制人,同样是有效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适应于任何人的身上,因为自己永远都不会背叛自己,也只有自己才是最信奈的依靠。

  经过了这一系列的波折,罗十一娘除了有罗家人的身份,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东西了,更何况二娘之事,让罗大太太对其怀恨在心。

  好在,至始至终罗十一娘都是恩怨分明,并且有大局观之人,这样的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且是个值得信奈之人,元娘将这些看到眼里,从而确定了立她为候爷继妻的想法。

  电视剧《锦心似玉》截图有自己的用心,加上他人的谋划,罗十一娘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候爷的妻室,有些看起来是天意之事,其实更多的是人为的结果。

  嫁入侯府是罗十一娘的开始,迎接着她的是少不了的后院之争,但罗十一娘并不局限于宅斗,她依靠自己刺绣的本事,让她在商道上也风生水起。

  在古时女子大多数都是在家相夫教子,而少有人参与到事业之中,这样的行为在那个时候大多数人的认知观都不能接受,而在现代人看来,这是无上的荣誉。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