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江山第一楼 黄鹤楼
黄鹤楼是我国著名的名胜古迹。从三国鼎立时开建算起,距今已有1760多年。1981年重建的黄鹤楼以清式为原本,是一座采用现代材料和工艺的仿古建筑,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登楼远眺,一览楚天风云,尽收江城美景,早已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
步入景区大门,远远看见一个池塘中铺满了荷叶,一片片又大又圆,在碧绿的叶面上,几滴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几朵粉白的荷花,在荷叶得衬托下亭亭玉立。一阵微风拂过,晶莹的水珠在荷叶上舞动,朵朵荷花翩翩起舞,她们用婀娜多姿的舞蹈在欢迎人们的光临。
走过荷塘,一对身姿优美的铜质黄鹤,雕刻得栩栩如生,立在龟和蛇上,我似乎能听到它们正鸣叫着,为我们讲述着黄鹤楼的传说故事;仙鹤站在乌龟上,这是龟鹤延年的意思,也寓意着人们能长命百岁,长江永远不发大水。
登上黄鹤楼,途中要经过岳飞广场、紫薇苑、白云阁等古典建筑。
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白云阁了,白云阁仿佛是千古字画、名人真迹的宝盒,聚集了万物最宝贵的精华。走进白云阁,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幅田原所作的名画,把黄鹤楼的美景尽收眼底。
眼前的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每层楼的檐角上挂着风铃,交错的楼顶镶嵌金黄色的琉璃瓦,昂首向上的翘角,形如黄鹤,展翅欲飞。
跨进首层是一座高达十余米的华丽大厅、雕梁古雅、藻井绚烂;钢制格扇门窗散发着木质气息。大厅的巨幅“白云黄鹤”陶瓷壁画,气魄宏伟,形象飞动,和两旁立柱上悬挂的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置身于斯,我也仿佛飘然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仙境。
二层大厅正面墙上是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记述了黄鹤楼的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为“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二为“周瑜设宴”,反映三国英豪在黄鹤楼的剪影活动;三层大厅为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及其吟咏黄鹤楼的名句佳作;四层大厅有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五层大有《长江万里图》长卷壁画,让人思绪飞扬,咏史怀古。
从一楼到五楼,建筑布局、室内装饰都各具特色,其中众多的展品凝望历史瑰宝的美。登上黄鹤楼的游人常常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佳句。
我迫不及待“欲穷千里目”,顾不得品味深思,直奔顶楼而去。哦,眼前,不就是盼望已久登高远眺的那一幕景致吗?不就是想象过许多次的云海迷离、水天交融一色的绝美画卷吗?滚滚长江,波光激池。突然间,一个声音似乎从自己耳边响起,那是谁在吟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仿佛当年的李白一样,看悠悠江水,点点帆影,而此时的我心境全无李白当年那番怅然愁情。
只是现而今增添了长江大桥的雄姿,龟山电视台的现代气息, 列车从楼下风驰电掣般的穿过;看滔滔江水、百舸争流千帆竞;看川流不息的车辆,沸腾奔忙的人流。正好似“极目楚天江山如画”。怎不叫人激动?怎不叫人心醉?如果今日让这位绝代“诗仙”站在此地,望着眼前这一派生机勃勃的万千气象,他又会怎样激情四溢,发出由衷赞美的感叹呢?凝神遐思,我已深深地融入这巨幅画卷之中。
黄鹤楼处在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正好迎合中华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风民俗、亲近自然的空间意识、崇尚宇宙的哲学观念。
向西50米的正面台阶上,可见由龟、蛇、鹤三种吉祥动物组成的浮雕,龟、蛇驮着双鹤奋力向上,黄鹤帽脚踏龟、蛇俯瞰人间。向南240米白龙池边,可以看到国内最大的室外花岗岩浮雕,整个雕塑呈红色,99只仙鹤呈现奇异舞姿,和谐地分布在松、竹、海、灵芝、流水、岩石、云霞中。由于这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前人流传至今的诗词、文赋、楹联、匾额、摩岩石刻和民间故事,使黄鹤楼成为山川与人文景观相互倚重的文化名楼。黄鹤楼后面的岳飞广场,有一个岳飞牵着马的巨大塑像,那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感人故事,至今在我的脑海里历历在目,扣人心弦……
看到黄鹤楼外景、走过黄鹤楼文化,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结晶,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
如今的黄鹤楼,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是国家旅游胜地四十佳景点之一。它是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
游览黄鹤楼,我深深感受到思想与宇宙的互渗互融,忘却了尘世的喧杂和烦忧,心灵的尘埃涤荡无存,明净的如这蔚蓝的天空。这大概就是黄鹤楼美的魅力经风雨而不衰,与日月共长存的原因之所在吧。
黄鹤楼,一个被许多文人骚客咏唱的著名古建筑,站在蛇山上,眺望着美丽的武汉,接送着航道上来往的船舶和长江大桥上铁路公路南来北往的客人,永远对他们是那样深情款款,傍晚的余辉,总是让它显得无比恢弘。
黄鹤楼,历史遗产的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美丽的江汉平原上,令中外游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