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一六四四中原落日,一个王朝的背影
原标题:一六四四中原落日,一个王朝的背影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崇祯十七年,明思宗朱由检三尺白绫,煤山殉国,大明王朝近300年国祚基业烟消云散。
崇祯末年,朱明王朝时运不济,气候恶变致使内忧外患矛盾突出。关外后金铁骑叩关扰掠,关内义军风起云涌。财政赤贫,文官乱政,军队孱弱,一个身影徘徊在历史的尽头。朱由检,大明王朝第十六位君主,在位十七载,兢兢业业,勤检持国,为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殚精竭虑,然而在现实面前无力回天。
1644年,闯王李自成的大顺军攻陷北京城,崇祯帝自缢于煤山寿皇亭树下,在位十七年间,诛阉党,斗党争,平内乱,攘外患,然而,大明王朝八成的国力耗在了关外,关宁铁骑甲天下,关宁锦防线固若金汤。对于内忧的疏于防患,则成了压垮大明的最后一根稻草。
罪己诏的一再颁布也没能平息饱受天灾人祸的民众的愤怒。忧国用不足,务在节省,节俭到了衣着补丁,器用黄铜的地步,然而无济于事。并非嫡储的他,无师养成了他的刚愎,治国的伟略雄才并非自己意气冲动可以得成。
同时刚愎也带来了疑心,征伐年代犯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兵家大忌。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明末三支精军名将,关宁军袁崇焕因反间计被处死,军心大乱。天雄军卢象升卫戍京畿被疑,得不到兵援,孤军被围,力战殉国。秦军功将孙传庭,因阻谏而入狱,三年后以不足万人官军迎战李自成的数十万农民义军,捐躯报国。
正是孙传庭入狱无将可用的三年,李自成吸纳闯王高迎祥残部坐大,攻陷北京,孙传庭战死后崇祯竟疑其诈死,家无抚恤,人无谥号,军心更寒。
其实每一幕悲剧历史都早已埋下伏笔,性格上的缺陷造就了崇祯的悲剧色彩,他勤政,他多疑,他节俭,他刚愎。历史是公平的,一个王朝的气运已尽,没人可以开历史的倒车。当然,现在究其本因,根源是生产力的落后,明朝人口已经过亿而且集中于自然条件较差的北方,一昧的农业经济已经无法支撑地域间的差异与不平衡,江南民意的扰动与觉醒更是雪上加霜。然而,还有不得不说的是满清的入关,这是民族入侵与融合的历史进程,大明王朝三百年正统,是汉族力主中原的最后荣光。
古树孤傍寿皇亭,煤山西去系白绫。一十七载中兴梦,终似黄梁付大明。崇祯十七年,一个王朝的背影倒下,一个不甘的身影西去。
兔大圣注:有态度、只原创的历史自媒体“兔大圣公社”欢迎订阅。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