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上门女婿
说啥上门女婿苦,其实其中滋味自己知道。
一说起上门女婿啊,很多人就会联想到“无能”啊“没用”啊等等各种贬义词,然后他们还会想啊?这男人为啥要去当上门女婿呢?一定是家庭条件太差,或者家里兄弟太多,或者自身有毛病娶不上媳妇了,所以才去做上门女婿啊,不然,正常的有血性的男人哪个愿意去“倒插门”?
在以前呢,上门女婿这个词,我感觉就好像旧社会中“男权主义下”的耻辱或者是“男权主义下的真爱”。
在以前的年代,兄弟姐妹多,生活条件艰苦,住房条件差……那有一小部分男人,愿意随女方一方生活来改善当下这种尴尬的窘境……那很多人呢就认为这是某些人没办法被逼无奈下才这样做,因为在他们脑袋里啊,一直都认为上门女婿是个真真正正的贬义词。
其实,现在看来,我觉得这一小部分人才是最有时代标杆的人,他们懂得审时度势,懂得变革创新,他们的思想没有被束缚在已知的事物上,懂得用不同的方式去做事,结果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我觉得上门女婿真的不是贬义词。
如果现在还有这种思想的人,那他的脑袋里多多少少还残存着一些封建迷信顽固不化的思想。
当然,现在太多年轻人的眼里,上门女婿已经变成了一个具有调侃性的词语,更多男孩子选择了为爱妥协,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愿意听你的,他们更多的认为上门女婿才是爱对方极致的表现。
在我们当地很多上门女婿,就说我身边吧,我堂大娘、小姑、堂妹都讨的上门女婿,我闺蜜的爸爸也是上门女婿,周围也三三两两的都有些上门女婿,就连我们的奶奶,也算是讨的上门女婿,不过后来奶奶担心她子孙后代会永远待在那个闭塞的小山村,所以咬咬牙才又跟随着爷爷来到这里,那都是上个世纪解放前的事情了,说来还要感谢我们亲爱的奶奶,奶奶还是非常有远见的。
那也有人问,上门女婿的孩子跟谁姓才是个大问题。
据我所知,我们当地,以前父辈的上门女婿,儿子大多都跟女婿姓,女儿都跟母亲姓,比如我亲大伯和我爸都姓黄,而我三姑和小姑都跟我奶奶姓潘,现在我小姑她讨的上门女婿也姓黄,女儿姓潘,儿子姓黄。
不过这个孩子跟谁姓呢,都是两个人商量的结果。
如果现在还分孩子跟谁姓,就是谁的后代,那说明这些人的脑袋还是有一点封建思想顽固不化。
孟非说过一段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我们结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这是两个家庭的事情。这件事听上去,貌似很有道理,但其实也没有道理,结婚两个家庭他当然有一定的关系,但归根结底是你们两个人相爱之后,最后愿意走到一起共同生活的一个决定,不是“女人嫁出去”、“把女人娶进来”,而是两个人脱离了原生家庭,一起去组建自己的小家庭。
“上门女婿”只是给女人和男人提供了另外一种婚嫁方式。
请大家平常心对待,不用妖魔化。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