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星尔克曾被人调侃,如今逆袭归来,大家还记得To Be No.1么?

  鸿星尔克创立于2000年6月,最风光的时候在全世界拥有店铺7000余家,产品远销欧洲、东南亚、中东、南北美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商标专有权,员工近三万人。在网球运动装备市场上,可以和阿迪与耐克叫叫板。

  

  安踏、特步、鸿星尔克、361°和匹克是继李宁之后最畅销的几个国产运动品牌。不过时隔多年,鸿星尔克却掉队了。当年很时尚的一句“To Be No.1”,也被很多年轻人调侃为土味太浓。

  企业做大后,鸿星尔克的管理者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门店管理上,减少了对市场的关注。随着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升级,李宁和安踏开始尝试转型中高端市场。特别是姚明去了火箭打球之后,NBA几乎成了全民话题。李宁、安踏和匹克学习耐克和阿迪的模式,签约了不少过气的巨星(当红巨星签不到),推出了不少高端的签名球鞋,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

  此时鸿星尔克的战略有点保守,看着昔日的竞争对手纷纷进驻中高端市场,鸿星尔克决定继续稳固低端市场,推出的主打款式大都在200元以下。缺少爆款的同时,也逐渐沦落为二线运动品牌。

  以至于这次为郑州水灾捐款5000万后,很多网友纷纷评论,鸿星尔克不是要倒闭了么?怎么还能捐5000万。更有网友发现,鸿星尔克的官微都舍不得开会员,于是有人给其官微冲了119年的会员。

  

  其实鸿星尔克一直在做慈善,只是很少宣传。从2013年开始,鸿星尔克向福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了8500万的爱心物资。在20周年庆典上,更是宣布将捐赠1亿元物资用于扶贫助残。这20年间,鸿星尔克先后参与了几十项慈善公益活动,累计捐赠爱心物资和现金超过2亿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0年鸿星尔克的营收为28.43亿元,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内运动品牌,这也是网友们惊讶于鸿星尔克能捐出5000万元的原因。

  今年是国产品牌逆袭的一年,电商618购物节上运动户外品类成交数据显示,国潮运动品牌预售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超500%,会员量同比增加超60%。安踏、李宁、匹克、特步以及361°占据品牌、店铺成交额前五。

  就在竞争对手们大踏步前进时,鸿星尔克现在也在转型,提出“做强县级,做优地级”的口号,拿出5亿元补贴各级经销商,大多数产品依旧保持在200元以下。

  

  这也正契合消费者理性回归的当下,毕竟我们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购买100-200元的运动鞋。只要款式好看,穿着舒适,那么“To Be No.1”必定会重新崛起。

  不过在潮牌上,鸿星尔克也可以做下尝试,也许消费能力强的年轻人也会喜欢。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