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乡村半仙传奇

  村里一个光棍汉,突然摇身一变,成了“半仙”,成了村里大红大紫的人物!

  

  我们村这个个光棍。真的是娶不到媳妇的那种光棍,不是横行乡里的“光棍”。(农村说某某人很牛逼,就用“光棍”这个词。例如,他家买了小汽车,“光棍”的很。意思就是很牛逼、惹人羡慕的意思)。

  之前也没见他有什么大本事,不然也不至于娶不到媳妇。突然有一天,也许是得到了高人指点,开始给人看风水了,给人算命,给人跳大神治病了。听说邻村一个多年治不好的瘫子,就被他给治好了,传得有模有样,于是,还真有些人相信了他,请了他到家里给人求神祛病。不管是不是能见效吧,全当试一试了。

  有年春天,大旱,一直不下雨。村里人很是着急。这个时候,村里的河水早就被抽干了,还是不够浇地的。也出不起钱打机井。这时候,这位“半仙”(这个时候半仙的名谓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出现了,拿着麻袋到各家收粮食,说是大家凑钱粮,他来作法求雨。

  既然来了,大家也都需要雨,如果不肯出粮食,就有可能背负求不来雨的“黑锅”,说你没有诚意,惹怒上天。当然是没人愿意背这个锅。于是大家都或多或少的给了粮食。

  等半仙感觉凑的粮食差不多了。他就开始作法了:从村南头的一个废弃的窑洞里作为起点,用石灰划出要请神的线路,一路撒满纸钱。。。。。。边撒边口中念念有词,而且这个时候,是要求大家都躲在家里,不准出门的,以免惊到神仙。

  

  窑洞可是个神秘的地方,离村子有一段距离,废弃许久,除了夏收秋收没人愿意去。我们小孩子就瞒着大人,偷偷爬到废窑洞的上面去往里面瞧,曾发现窑洞的缝隙里伸出许多的舌头,吐着信子,让人不寒而栗,真有种阴森的感觉,吓得我们撒腿就跑。。。

  

  从窑洞到村里主干道上,很快洒满了他求雨送给龙王的纸钱,感觉很有仪式感,很隆重,人们也感觉他很是尽力,做了许多事情。

  不过最终还是没有求到雨,于是他的威信也就大打折扣了,渐渐人们便不再找他。我也就很少见到这位半仙上街了。半仙是个要面子的人,哼,不来找我,你们会倒霉的。

  相比于半仙的求雨需要收集钱粮,我倒是觉得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在家后的大坑里求雨的仪式更有看头。只见老太太跪在坑底泥土上,头顶着簸箕,口中念念有词,让人用水瓢一瓢瓢往簸箕上浇水,水从簸箕四周流下来,真有下雨天等着东西避雨的样子。我那时候,看完,觉的这老太太这厉害,还有这本事,真的会相信一会就要下雨了。于是赶紧往家跑,不然可就会淋成落汤鸡的。

  半仙这种人,就像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手举“某某半仙”的旗帆,在集镇或者庙会上打游击,打一枪换个地方,省的发现上当的人回来找麻烦。

  但凡这些“半仙”能获得成功,那是因为他们掌握那个时代的“流量密码 ”。

  一是他们掌握一些易经用语和方法,口中念念有词,能唬住一些人。

  二是人们面对疾病、困难和灾难,无计可施,想通过他们“死马当活马医”

  三是信息闭塞,人们获得的信息不如他们多,只好被他忽悠。

  但是忽悠总归是忽悠,几次不灵验以后,也就失去了人们的信任,慢慢就被遗忘了。现在,随着乡村不断融入互联网时代,人们得到信息的途径空前广泛了,这些半仙也就更加没有了市场。但是,那个遥远的时代,却还是让人怀念,让我想起布满舌头的废窑洞,想起在坑地等着簸箕求雨的老奶奶。。。。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