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为救八路战士假扮妻子,40年后再相见,战士用何种方式报恩

在上个世纪的革命时期,我们能看到现实的残酷以及人民的凄惨。
英雄正是恰逢乱世而生,他们也许年少,也许年迈,无论背景,都为国家的斗争奉献出了伟大的力量。
而本文提到的英雄名字叫做蔡永,他的一生是精彩的,从小兵到政委,不仅是功绩的结果,更是其血与泪的结晶,不过就是这样的能人,也曾经有过接近死亡的时刻。

在一座小村子里,那时的八路战士蔡永瘫痪在床,一位姑娘为了救他假扮妻子,才让他有幸逃过一劫。
而这段故事,也成为了蔡永一生中难得的回忆,直到40年后蔡永才与姑娘再次相见,而蔡永用何种方式报恩呢?
他给姑娘送去了多年以来一直想弥补的温暖,直到姑娘去世以后,他还常常去到恩人墓前,细心地打扫祭拜。

蔡永出生在1919年,正是我国迎来工农革命的年代,那时的政治局面十分混乱,军阀对立,战火肆虐,百姓们生存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蔡永的父亲和二叔都是红军,皆在战斗之中不幸牺牲。
蔡永得知这个事实的时候,年纪不过才几岁而已,母亲满面流泪的一幕,从此深深烙印在了他的心上。
1931年,蔡永走出了故乡的山区,决定前往部队参军,成为了红十二军的一员,战场上的他不畏生死,敢拼敢打,偶尔几次带头冲锋,都是他第一个跳出了阵地。

渐渐地,蔡永还引起了首长的注意,在随后的日子里,提升他为了政治处青年干事以及青年科科长。
蔡永所负责的工作以及组织,大多数的成员都是像他一样大小的孩子们,组织的想法很清晰,就是要蔡永去当政治楷模,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蔡永的革命精神多么坚强。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行动失利,被迫进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战略转移,蔡永对于长征的体验尤为深刻。
他跟着队伍走过草地,翻过雪山,感受过严寒与灼热,眼见过昨天还在熟睡的队友,今天就离开了人世,他所承受的除了悲伤以外,还有在磨难中所学习到的砥砺前行。
这一切,都为蔡永后来创下的神话战绩奠定了基础。

经历过长征的红军元气大伤,而在此时,抗日战争打响了,这给国共内战下的民众们带来了新的压迫,更是让红军的崛起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红军在此之后所经历的战斗,数次都是在虎口脱险,蔡永从此跟着队伍南征北战,在诸多破釜沉舟的时刻都有他的身影。
他也渐渐地从一个小兵,升职到了政委的位置,俗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在蔡永升职以后,他所在的队伍也迎来了新一危机。
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和日军的利益一致,都将重点放在了如何剿灭共产党的身上。

在起初两者合作时,日军在前方扫荡,国民军在后方进行围堵,而红军夹在中间,数次面临围剿,前方火线常常传来战报,指挥所里的蔡永只觉得心有不安。
曾经的他是为了复仇才加入了红军,可经过生与死的历练之后,他早已将更多的责任压在了身上。
如何让百姓过上和平日子,才是他的最大梦想,但是看着如今严峻的局势,蔡永的一颗心凉了半截。
他时常在指挥所里一待就是一天,除了思考应敌策略以外,也在伤感人民的苦难。

1940年,被收编来的吴信荣等人绑架了多位领导,蔡永正在其中。
吴信荣等人的目的,是希望借助蔡永等人的价值,为自己往后的投敌带来好处。
蔡永等人被严格监管,关在一处小房子里,可是蔡永等人岂是等闲之辈,趁着看守不注意便躲过了枪支,发动了一场突围。
在突围过程中,蔡永头部不幸中弹,虽然伤势不算严重,但也让他陷入了昏迷,好在战友没有将他抛弃,硬生生背着他逃到了附近的乡镇里。
可是虽然暂时甩开了叛军,但是叛军仍然没有放弃搜查的迹象,如若再带着蔡永,势必会影响到其他同志行军的速度。

而此次叛乱不快点汇报上级,还不知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于是战友们将蔡永先藏在了乡民的家里。
乡民的名字叫做郭相山,他有一个女儿叫做郭瑞兰,家里居住的地方离村里比较远,敌人暂时搜查不到。
而郭相山懂得一点乡村医术,先是为蔡永包扎好了伤口,又让女儿郭瑞兰负责照顾,一来二去,靠着两人的细心调理,竟然让蔡永的伤势得到了好转。
郭瑞兰对于蔡永很是崇拜,经常缠着他要听听战场上的故事,两位青年男女,就在这样的相处中衍生出了同志的情谊。

不过,即使是地方再远,敌人搜查的来到只是时间问题,叛军们再对山林地区进行搜查时,也会来到附近乡镇上打听情报。
这才没过多久,郭相山便听到了叛军来袭的风声,从村口开始,便挨家挨户地进行盘查,完全不顾百姓阻止,进了家里就是一顿鸡飞蛋打的倾箱倒箧。
等到郭相山回到家里将消息告诉蔡永,敌人已经搜完了半个村子。
时间紧迫,情况迫在眉睫,但蔡永的身体又不适合快速转移,于是郭相山便决定,让蔡永假装成传染病人,郭瑞兰装作妻子,盖上一床被子,是死是活就看天意了。

可是这反倒让觉得有些纠结,再怎么说,郭瑞兰都不过是一个十八岁的妙龄少女。
放在那个时候,女孩子的清白可是一个大事,说和自己成了夫妻,那等到以后自己不在了,岂不是耽误郭瑞兰的婚事吗?
可是郭相山却在一旁急忙催促道:“敌人很快就过来了,现在没有其他办法了,保命要紧!”
话音刚落,敌人就破门而入,进门便看到蔡永躺在床上,郭瑞兰赶忙挡在身前,眼珠一湿就哭了出来,看着俨然一副痛不欲生的模样。

敌人便问道郭相山:“怎么回事!”
郭相山一头冷汗地回答:“老总,这是我的女婿,前几日得了传染病,没钱治病,只能在家里等死。”
叛军的首领心术不正,手下自然也是歪魔邪道,一听是传染病,又见郭瑞兰好像不是演戏的模样,竟然在心里信了七八分。
他们只是问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匆匆忙忙就应付了搜查工作。
毕竟比起找到逃犯,他们更加担心自己会受到传染病的威胁,没待多久就离开了。
虽然应付了过去,但是危机尚未解除,谁也不知道敌人会不会杀出个回马枪,郭相山便做了一副简易担架,带着女儿奔赴了十几里地,将蔡永送回到了部队里。

蔡永自然无所谓自己的生命安全,可是却担心会给郭家父女造成困扰。
此次在鬼门关前走上一遭,还好是郭家父女不离不弃,虽然回到了队伍里,但是这次的恩情他却永远记在了心上。
后来的蔡永,从抗日战争一路打到解放战争,拿下了不少赫赫有名的战功,从政委升职到了团长,又从团长升职到了参谋长,虽然看似荣耀,背后却藏着不少艰辛。
例如在解放战争中的东北战场上,蔡永所在的东野二纵六师十七团因为成立不久,团队凝聚力较差,所以在战场上的发挥也不尽人意。
最后是蔡永发了狠,在队伍里进行了严厉培训,最终在相当火力上,完成了全歼敌方一个团的成就,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虽然身居高位,但是蔡永却一直没有忘记郭家父女,多年以后一直想找机会报恩,但是乱世当代,谁人不是颠沛流离,要想重逢实在太难。
信息的滞后性,终究造成了阻碍,但是蔡永却从未放弃寻找的每个机会,直到四十年后,蔡永才得以如愿。
1983年,蔡永回到当初郭家父女所在的村子,竟然奇迹般地见到了郭瑞兰,也得知了郭相山死亡在战火之中的遗憾。
当年帮助了蔡永之后,郭家父女遭人举报,被迫离开了村子,直至战争结束,郭瑞兰才回到了这块土生土长的故乡。

郭相山的死讯,着实给了蔡永很大的打击,但是好在报恩的机会犹在。
他每月都会给郭瑞兰寄去一些生活费,隔三差五就会买点礼物带回家里。
两人此时的年纪都到了暮迟之年,但是蔡永仍然将郭瑞兰当做亲生妹妹一般疼爱。
直至郭瑞兰去世以后,每年清明,蔡永还是要去到墓上祭拜,认认真真地打扫干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