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减少批评以朋友的方式相处
全文共1904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可以说,大部分家长都经历过与孩子沟通的困惑,特别是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这种困惑就越来越重。
青春期,是每一个孩子都必须经历的一个成长阶段,也是最令家长头疼的时期。要怎么跟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交流,才不会破坏亲子关系,这也成为了大部分家长需要学习、探讨的一个问题。

青春期,对孩子而言,其实也是一个烦恼期。亲子之间的种种矛盾、摩擦,经常导致亲子关系处于一个“冰冻”状态。家长想要跟孩子沟通,但是,还没有讲几句,就会被孩子嫌弃啰嗦。
孩子想要跟家长交流,但家长总是忽视孩子内心的需求,于是,孩子关闭起自己的心房。
01家长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第一点:不要在饭桌上教育孩子
吃饭,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是一件温馨快乐的事情。哪怕大家伙都不讲话,就那么安安静静地吃饭,彼此之间也不会觉得尴尬。
但是,很多家长就是固执地想要去打破这个沉默的幸福时刻。很多家长觉得,吃饭的时间是轻松的,也是育儿的最佳时间。
于是,总是在饭桌上逼问孩子的学习成绩,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或者趁机给孩子讲一通大道理,不断地念叨。很多家长非常喜欢这样的沟通方式,但是,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是不喜欢的。
饭桌上的教育,非但不能够让孩子乖乖听话,反而会激发孩子的厌烦、叛逆心理。家长在餐桌上的逼问、指责是非常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的,反而会把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疏离。

另外,这样的做法也会影响到孩子的食欲。如果,家长长期用这样的方法跟孩子进行沟通,时间久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食欲,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厌食等情况。
严重一点的话,孩子一想到吃饭就会变得高度紧张,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疾病。吃饭的时间就应该好好地享受美食,其他的事情就暂时地放一放,等吃完饭以后再谈。
当然了,并不是说,在餐桌上就不可以聊天了,一些简单的、轻松地交谈还是可以的。
家长想要加强亲子沟通,让孩子主动交流,那么就需要营造一个轻松的用餐氛围。不谈论成绩、不比排名,可以让孩子分享学校当天发生的趣事,聊一聊最近的电视剧等等。

第二点:平等式的朋友相处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的爸爸妈妈,就必须要拿出做家长的威严,这样才可以让孩子信服自己。所以,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总是摆着高高在上的态度,用一种上级命令下级的方法去跟孩子交流。
这样的方法,在婴幼儿时期,可能会有不错的效果,但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效果就会大大降低。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也会有自己的个性,不愿意事事听从家长,更希望自己可以得到一个平等的尊重。

朋友式相处,就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上,与孩子做朋友,并不是为了去教育孩子而是去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孩子的想法。
小孩子的天性都是非常灵敏的,家长不要把他们当作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敏感度会更强,家长只有理解、倾听孩子,才可以真正走入孩子的内心。

第三点:不强迫孩子
这一点不仅仅只是我的个人建议,更是说出了无数孩子的心声。现如今的孩子大都是家里的独生子、独生女,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享受生活,家长都会一一去帮孩子包办、打理好生活琐事。
但是,家长的劳累付出,并没有得到孩子的理解,反而还会换来孩子变本加厉地索取和埋怨。这主要是因为家长都忽视了一个问题。
很多家长总是认为自己是一个过来人,生活经验肯定是比孩子更加丰富,自己为孩子做的事情肯定都是对孩子好的。但其实,家长只是打着“为孩子好”的幌子来剥夺孩子的选择权。
家长凭借着自己丰富的人生履历就直接替孩子做安排,可能真的是会让孩子少吃一苦、少走一点弯路,但这些苦与弯路,恰恰也正是孩子成长所需要经历的。

小时候,孩子多吃一点苦,长大了就少吃一点亏。还有不少家长喜欢把自己年轻时无法实现的梦想强加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帮自己实现梦想。
但是,家长要明白,孩子与自己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己的梦想未必是孩子喜欢的。家长的强迫施加,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导致孩子出现厌学心理。
不管是孩子的穿衣打扮、买什么玩具、选择什么兴趣班,家长都要坚持“尊重孩子意见”的原则。在做出决定之前,家长可以跟孩子进行一些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
可能,孩子的很多想法都是比较幼稚的,不成熟的,家长也不要去嘲讽,可以用沟通的方式去引导孩子。生活中一些小事情,家长也可以适当放权,让孩子自己做选择,不要事事安排孩子。

职场宝妈育儿寄语:
孩子并不全都是蛮不讲理的熊孩子,绝大部分孩子都是很讲道理的。家长想要跟青春期的孩子进行一个有效的亲子沟通。
首先就需要放下自己的身段,与孩子平等相处,给予孩子多一点耐心、理解,孩子才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扉。同时,家长也要注意避开一些沟通雷区,不要在饭点教育孩子。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