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修得共枕眠,人狐不了情

  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因相爱而结婚,但这不是每一个人能够拥有的,因为爱情会在两个人的相处过程中产生诸多变化,不是每一对恋人都能够始终如一地牵手走下去。我们读《聊斋志异》故事的时候,我们往往被其中凄美动人的爱情所感动,但是在这些篇章中,一如人生,不是每对恋人都能走到一起、相偕白头,有些幸运的可以从头到尾都平顺,有些则是遭遇挫折后能获得幸福,更有的是有缘份相识相恋却无法携手共度一生,不过,纵然结局并非全以传统的圆满作为句点,但也都演绎了一段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

  女狐主动追求爱情

  《聊斋志异》中,有一部分是由狐妖先主动追去男子而使两人坠入爱河,在历经波折后终成眷属的这类作品。比如《鸦头》这篇。

  仙鸦头是个被母亲逼为妓女的女狐,但她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许多客人高价买她的初夜,她坚持不接客,因此总挨鸨母鞭打。但鸦头却对王文一见钟情,心中打定了主意。

  鸦头看见王文进入小勾栏时的表现是“愕怪却步”,而当鸦头的姊姊妮子“频来出入”时,王文更是“局促安,离席告别”。可以想见王文绝非寻花问柳之辈,而他的洁身自好和诚笃深深地印入了鸦头的心中,他大胆地迈出了争取自主爱情的决定性一步:“经门外过,望见王,秋波频转,眉目含情”,率先表达出了自己对王文的感觉。

  所以当王文在赵东楼的资助下,以十五金致鸨母时,鸦头把握机会,假装诚恳地表示自己愿意接客了:“母日责我作钱树子,今请得如母所愿。我初学作人,报母有日,勿以区区放却财去。”鸨母果然上当,鸦头获得了和王文欢好与独处深谈的机会,她告诉王文:“妾烟花下,堪匹敌,既蒙缱绻,义即至重。君罄囊博此一宵欢,明日如何?”

  王文听了忍不住伤心,鸦头见状,又说:“无悲。妾委风尘,实非所愿。顾未有敦笃可托如君者。请以宵遁。”语罢,便改做男装和王文仓促离去。鸦头知道这样逃不远,于是拿出符纸,系在仆人的腿和毛驴的身上,然后放开了缰绳飞奔,快得连眼睛都睁不开来,耳边只听见风声呼呼的直响,到天亮时,他们已经到了汉口,租房住了下来。

  王文对此感到十分惊异,鸦头便老实地告诉王文自己是狐非人,王文得知后毫无歧视与嫌弃,两人就此“门前设小肆。王与仆人公同操作,卖酒贩浆其中。作披肩,荷囊,日获赢余,顾瞻甚优。积余,渐能蓄婢媪。王自是着犊鼻,但课督而已”。

  可惜,幸福的日子不久,妮子到来,要抓鸦头回去,她生气抗拒,家里的丫鬟和老妈子都集合起来,妮子见状害怕起来,逃了出去。可隔天鸨母来到,鸦头却“迎跪哀啼”被“揪发提去”。王文赶去六河,希望把鸦头赎回,可一到那却发现景物依旧人事全非,他向居民打听情况可却没人知道她们搬到哪里,只能伤心的返回汉口,之后更遣散了佣工,回到了山东。

  几年过去后,王文路过一个育婴堂,看见一个跟自己长得很像的男孩,便领养了他,没想到,这小男孩竟是自己和鸦头的孩子,名叫王孜。后来过了十几年,王文再度遇见赵东楼,且又透过了赵东楼得到了鸦头的消息,他将鸦头写的信交给了王文,信中写着:“知孜儿已在膝下矣。妾之厄难,东楼君自能缅悉。前世之孽,夫何可言!妾幽室之中,暗无天日,鞭创肤,饥火煎心,一晨昏,如厉岁。君如忘汉上雪夜单衾,迭互暖抱时,当与儿谋,必能脱妾于厄。母姊虽忍,要皆骨肉,但嘱勿致伤残,是所愿耳。”

  王文将这一切告诉了王孜,没想到王孜一怒之下冲去救母亲鸦头,也杀了妮子与鸨母,一家总算团聚了。鸦头是个聪明的女孩,虽迫不得已的身为妓女,但出淤泥而不染,不论是在母亲的虐待逼迫下,或是庞大的金钱诱惑下,始终保持的清白之身,不肯接客。

  当她看见书生王文为人正直,是个难得的君子后,便果断地把握自己的命运,与王文示好并且以身相许。而她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与王文私奔,后来却被母亲抓回去,并且囚禁在暗室里受尽了折磨,但无论怎样的磨难都改变不了她对王文的爱,她对爱坚贞不渝,“百折千磨,之死靡他”,实在令人钦佩,反观现代人的快餐爱情,总是来的快也去得快,所谓的爱,其实都只是为了填补心中的寂寞或欲望罢了!

  每个人都渴望被爱,也希望能够有人可以真心爱着,这是人类基本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藉由爱情文学,去学习在爱情中找寻“平衡”,也就是“中庸”的艺术,把握好爱情的进退原则,拿捏好爱人的轻重,学习彼此相爱。《聊斋志异》中有情有义的女狐们在面对爱情时,或许有时候痴傻了点,但她们勇于追求自己所想要的一切,无论结局好坏、是否爱错了人,她们都勇敢承担自己抉择之后的结果,面对“爱”,这样的勇敢追求幸福又不悔的态度,值得后世的今人做为榜样去学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