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妻子生下邻居孩子,丈夫索要精神损失费,邻居:不怪我要怪就怪你岳母
袁某家里贫穷,眼看已经到了40岁的年龄,却还没有成家。
正在他万分着急的时候,媒人却上门提亲了,袁某一听自己的终身大事还有希望,赶紧热情招待。
当弄清楚对方有智力障碍时,袁某一颗激动的心,当时就凉了一大半。
根据媒人的说法,女孩因为患有癫痫病,脑子有点不太清醒,为了稳住病情,还经常药不离口。
这就一下子给袁某出了一个难题,不答应这门婚事吧,恐怕今后很难再遇到愿意嫁给自己的人。
如果答应这门亲事,就要做好长期照顾女孩的准备。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袁某还是决定跟女孩结婚。
不管怎么说,只要能有个家比什么都好。
婚后,袁某对老婆何某还算可以,一直等到四年后,妻子才给他生了一个女儿。
这下可把袁某乐坏了,不管生下来的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自己的骨肉,他都喜欢。
可是还没等袁某高兴多久,渐渐地,却从村民嘴里听到了关于女儿的流言蜚语。
虽然妻子智力有问题,袁某却一点都不傻,他马上就意识到,大家的传言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于是,袁某在村子里明察暗访,终于找到了邻居黄某,质问他为什么要四处传言,说自家女儿是他的?
黄某一看被袁某找上门来,也有点慌乱,但他仍故作镇定地说,这事可以去问袁某的岳母。”
袁某只好悻悻地转回家去,一路上他也在想,这件事也可能是人们嫉妒自己,才故意乱说。
既然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倒不如抱着女儿去做一个亲子鉴定,用事实说话,到时大家就没话说了。
想到这里,袁某果真带着女儿去了一趟市里,去做亲子鉴定。
如果说做鉴定前袁某还是怀着满腔希望去的,那么等到鉴定结果出来后,袁某几乎瞬间崩溃。
他回家怒问妻子,孩子到底是谁的。
妻子被丈夫的表情吓坏了,但还是结结巴巴的说,丈夫不在家时,黄某来过。
弄清楚事情真相后,袁某也无力再指责妻子,但是他实在咽不下被人愚弄这口气。
于是袁某求助媒体帮忙,再次找到黄某家。
面对记者的询问,黄某一口咬定,是袁某的岳母说女婿有病不能生育,求自己的,所以袁某根本怪不着自己。
为了找到孩子的亲生父亲,记者从中沟通,劝说让黄某去跟孩子做个亲子鉴定,如果这孩子真不是他的,一切都好说。
于是孩子的第二个亲子鉴定下来了,让黄某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女婴竟然真是自己的孩子。
袁某坚决要跟妻子离婚。
“我和这个孩子既然没有血缘关系,就没有抚养她的义务。”
虽然袁某离婚的心意已决,可他的妻子却不同意离婚。
为了帮助袁某,在记者的带领下,大家来到司法部门进行协商解决。
在这里,袁某首先提到了让黄某赔偿自己精神损失费。
因为黄某的行为已经让自己遭受了精神折磨,所以,袁某提出要黄某拿出四万元作为补偿。
黄某仍然为自己辩解,说自己这是受人之托,没有责任赔偿,所以这笔钱根本不应该自己出。
但是当袁某的岳母被司法人员问起时,却矢口否认有这回事,她说自己完全不知情,纯属黄某在推脱责任。
然而,事情总要有个解决方案。
作为成年人,黄某是有分辨是非能力的,他和袁某的妻子生下孩子这是事实,并不是一句受人指使,就可以把所要承担的责任推脱掉的。
所以黄某应该赔偿袁某四万元精神损失费。
而袁某的妻子何某,生下的孩子跟黄某又有血缘关系,亲子鉴定证明他们是父女,所以黄某也有抚养女婴到18岁的责任。
综上所述,经过调解后,黄某愿意一次性拿出五万元交给何家,当做今后女儿的抚养费。
最终,妻子何某的家人将何某和孩子接了回去,袁某只等着到了约定的日期,和妻子去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
有人说,如果黄某当初和袁某的岳母写下协议书,双方签字画押,证明今后不会找自己麻烦,生出的孩子也和自己无关,就不会有后续的赔偿问题了。
其实他们如果当时真的这样做了,所立字据也是没有法律效应的。做错事就是做错事,既然对他人造成了精神伤害,法律就会责令当事人为此作出赔偿;
更何况何某生出的女儿经鉴定,又是黄某亲生的,仅凭一张协议,就想推掉抚养的孩子义务,法律是不会他支持这样做的,所以说当时就算,黄某和袁某的岳母立下免责协议,也丝毫不起作用。
和妻子离婚后,陈某恐怕也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忘掉这段心理阴影,你会同情陈某的遭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