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世界,感悟人生|解聘如新书《远方捎回的诗》新书分享会圆满落幕
2021年11月27日
解聘如新书
《远方捎回的诗》
分享会在广州购书中心举行。
广州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柳宗慧,著名表演艺术家、广东省朗诵协会艺术家等领导及出版界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解聘如在其子解刚的陪同下与现场的嘉宾分享了新书的创作心得。此外,广东省朗诵协会的卢吉兰和史子兴分别发表了讲话,广东省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何祖敏、著名画家赵晓苏则分别赠予解聘如书法及字画作品,祝贺其新书出版。
《远方捎回的诗》收录了解聘如在国外任驻外记者近二十年、在广州任职和退休近三十年,以及回到江苏兴化故乡近五年这三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既包括曾在国内外出版过的诗集、见诸国内各大报端的新闻和通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问答录》、接受的若干采访和相关读后感,也包括从未公开发表但内容颇为丰富的十几封家书、重归故乡触景生情而作的乡贤美文,是解聘如到目前为止类别最齐全的作品集。
对话解聘如:
解聘如,1935年生,江苏兴化人。195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分配到北京新华总社任翻译兼编辑,1965年被国家选派赴法国留学,攻读文学。
后长期任新华社驻外首席记者、分社社长。曾任广州市外事办主任、广州新闻出版局局长、广州出版社首任社长。
近20年的驻外记者生涯,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历,形成了他简朴、清新、思远、深情的诗人个性。回国后出版诗集《永恒》、《海外诗札》、以及《人与人生问答录》等书。
2001年6月当选世界诗歌学会的学会委员,2008年获法国教育骑士勋章。
广州日报·新花城:您的新书内容丰富,您自己认为其中最有价值的作品是哪部分?
解聘如:应该是《问答录》。
《问答录》问世以来收到过来自多方面的鼓励。冰心老人在世时,为第一版的《问答录》题写了书名;江苏兴化中学孔子学院的张炳嘉院长将《问答录》上升为“当代论语”;学者林贤治评价《问答录》“是热情的喷泉,是自由往返的潮汐,是智慧的灵雨”。
著名演员达式常、姚锡娟因为喜爱《问答录》而不计报酬,义务表演;清华大学校友剧艺社的教授们,因为喜爱我的诗和《问答录》更是公益演出了百余场专题朗诵会。
《问答录》呼吁人们做正直高尚的人。
广州日报·新花城:从您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您的家风很好,怎样看当前大家都在热议的家风教育?
解聘如:我的家世,当从明朝兵部尚书解学龙那辈祖先起。我的家训就是:忠诚为国,正直做人。况且先人在国难当头时都选择了担当。我的成长经历告诉我,家风很重要,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
广州日报·新花城:您是著名的记者,从什么时候开始诗歌创作?
解聘如:大学时我的专业是法国文学。课余写诗译诗。当年(好像是1956年),我的诗入选了《大学生诗集》,那是最早的作品了。在国外时,因为当地友人突然去世引发了诗情,自此重操旧业,老大还乡,一组《海外诗札》曾经大受欢迎,那时出国的人少,人们对海外风情很感兴趣。20世纪90年代在广州举办过我的《海外风情摄影展》,参观者众多。
广州日报·新花城:新书中的《家书》是第一次公开面世吗?
解聘如:从前交通、通讯都不方便,交流只能靠邮件通信。见字如面,互道挂念分享生活信息之后,更重要的是对子女的教育,所谓亲情殷殷,教诲谆谆。这些书信除了对子女正确观念的形成起到作用之外,还无意中影响了很多青年和孩子家长。这两天才读的广州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百年家书》,印刷精美,内容丰富,是本好书。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通讯员:刘甲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素芹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