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对颜值有多痴迷?从《霍乱时期的爱情》看男女不同的择偶观

  古代和现代,爱情是文人墨客和市井小民们热衷的话题。这是诗人写诗的灵感所在,也是痴情男女生存的动力所在。

  对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而言,爱是他一直关注的话题,他将爱贯穿于作品的方方面面。

  马尔克斯以《百年孤独》赢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这本《霍乱时期的爱情》就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爱情小说”了。

  故事是这样的:出身贫寒的阿里萨,18岁时在一次送信途中,对13岁的有钱女孩费尔米纳一见倾心,发誓一辈子只娶她一个。但随后,米纳嫁给了年轻的好医生。五十多年后,米纳的丈夫去世了,阿里萨又一次对他表示同情。尽管已经是70多岁的白发老人了,两人还是决定走到一起,一起演绎人生的最后精彩。

  这本书虽有一些争议,但还是值得细读。本文就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几个关键点。

  01.初见生情愫:一见钟情,钟的到底是什么?

  “一见钟情误终身”的情节在文艺作品中常被安排。第一次见面,到底是什么让彼此着迷?

  不需要猜测,自然是对方美丽的外表:脸,身材,气质。

  年仅18岁的阿里萨,青春活力,帅气,一眼就爱上了13岁的美丽优雅的米纳。阿里萨写情书表达了他内心的热忱,在等待回信的过程中,他仿佛得了绝症。

  于是,他鼓起勇气把情书交给米纳,在他等待回信的日子里,他开始变得“少言、茶余饭后、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腹泻,吐绿水,头晕目眩,经常昏厥”;母亲认为,他患上了当时令人难以置信的霍乱病。

  两个人在米纳姑妈的帮助下,通过书信交流对彼此的思念。

  但米纳的父亲坚决反对这段悬殊的婚姻,他离开了女儿,希望时间和距离能让两人重回各自的生活之路。

  两个人在这段时间里,是情投意合的好朋友。

  从进化心理学的配偶价值理论来看,一个人想成为另一个人的伴侣,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参考因素:健康状况,基因质量,外貌和社会资源(社会地位,经济能力)。

  第一眼看去,其他因素都不能很快作出判断,因此外表就成了衡量对方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成为我们衡量对方的整体标准。

  她们都是花季少女,对异性的美自然是敏感而又迷恋的。

  尽管男人和女人都重视外表,但男人更加重视外表。

  对于男人来说,女人的美貌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在预算不多,限制不大,或者是自己的外貌、社会资源中等偏上的情况下,男人也会竭尽全力与漂亮的女人交往。

  但是对女人来说,男人的魅力就是一种奢侈,有了肯定就是最好的,也可能就没有了,这不是考虑的重点。妇女更加重视男孩的育儿(即社会资源)和个性特征。

  而且,这并不意味着女人会选择长相平庸的男人,而是要选择长相中等,有教养,有理想的个性特征的男人。

  十八岁的阿里萨,虽然相貌英俊,但显然出身不佳,与米纳相差无几,再加上男女之间的择偶观不同,为后面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02.幻灭:米纳为什么突然斩断情丝,另择佳婿?

  二人重逢后,米纳惊愕地发现,日夜思念的爱人竟如此平庸,根本不是理想的伴侣,一下子就把他踢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Miner惊恐地问自己:“我怎么能这么残忍地让这么一个幻象,在自己心里呆了这么久!”

  这儿有许多读者不理解,为什么四年感情说变就变?这和现在的网恋见光死一样吗?

  这是部分原因。

  Miner原本是个富有的大小姐,父亲带她出去的几年里,她学到了很多知识,开阔了眼界,长大了许多,对心爱的白马王子有了更加清晰的印象。而且阿里萨因为条件的限制,一门心思都在感情上,没有得到自我的提升,反而被思念所折磨,让他看起来更加萎靡。

  因此,在米纳眼前这个衣着清贫,相貌平平的人,绝对不可能成为今后几十年里与他相伴的「选手」。

  社会心理认为,外表漂亮的女人,通过展示她们的高配额价值,吸引异性,交换对方的资源,从而使婚姻利益最大化。

  在双配偶理论中,女性选择拥有最强投资能力的男性为长期伴侣,而拥有最好遗传基因的男性为短期伴侣。因为外表漂亮的女人,众多的追求者,她会提高门槛,她想把丰富的物质资源和好的基因这两大优势结合在一起,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因此,对于米纳来说,她对伴侣的要求当然是很高的,男性的高投资特质能成为“好父亲”,而高基因特质能成为“好情人”。这位最好的搭档,正是来自上乘的法国留学归国的青年英俊-乌尔比博士。

  即使大夫不来,米纳在父亲的帮助下,也会选择同样出色的男人。总而言之,绝不是阿里萨。

  可见,在择偶问题上,女人比男人有更高的要求,也更理性。亲代投资理论表明,在生育方面,女性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更高的成本和更高的风险。

  一、人的一生可以产生上百亿个精胞,每个精胞都可以发育为一个个体,因此数量上近似无限,每个精胞价格低廉。而且,女人一生只生产400个卵细胞,且受孕次数少于100次,代价高昂。二、一旦怀孕,妇女将有9-18个月的时间无法生育下一代,而男性则不受影响。3.妇女因怀孕而生孩子,有可能身体变形,健康受损,死于难产和产后抑郁。4.生育子女后,育儿的主要责任,大多由妇女承担。

  由于拥有更宝贵的资源,付出的代价更大,所以女性在选择伴侣时自然更挑剔。

  就像21世纪的现代女性一样,如果不能两全,宁可相信可见的物质基础,也不愿听男人的花言巧语。

  03.阿里萨的爱,是一往情深的执着,还是输得不甘心?

  与医生结婚几十年来,米纳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初恋情人,因为打心眼里看不起他,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但是对阿里萨而言,米纳是高高在上的完美女神,虽然现实中不可能走到一起,但在幻想中,他们还是有希望的。

  阿里萨做了许多无言的事:

  为了远远地看她一眼,听她的声音,他参加了诗会。为了解相思之苦,他时常在米纳的别墅附近徘徊。

  …

  由于继承了一笔遗产,他整天大手大脚地与600多名妇女发生性关系。但他总是对自己说,这些女人只是在腰部以下的生理需要,并非爱情,而真正的爱情只有一个,就是“带着皇冠的仙女”费尔米纳。

  考虑得越多,他对米纳的爱就越深。

  从心理角度来说,行为可以决定态度。重复地做一件事越多,我们就越相信自己的态度。例如,一个人献血的次数越多,他就越相信自己是个善良无私的人,不为完成任务而献血。

  相反的是,不成立的态度未必决定行为。表现态度是一种环境,而具体行动又是另一种环境,执行起来有多困难,是无法预料的。因此,有些人,会说一整套做一套。

  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这样说: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喜欢他并非因为别人对我们好,而是因为我们对别人好。

  在这种虚与实的恋爱关系中,男主付出了更多,却迟迟不肯放手,在他被拒绝后的几十年里,女主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心中,他越来越相信自己是多么地爱她,除了她,没有人能让自己动起来。死于自己身上的女人,也是自作自受。

  久而久之,他越来越把米纳想象得完美无瑕,就像他自己雕刻的女神雕像一样,毫无瑕疵。

  相对于米纳和医生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阿里萨对米纳的爱是“高贵”的,也是传奇的,甚至让米纳感到自豪。

  04.性爱分离,为什么只有男性可以做到?

  本书最具争议之处在于,阿里萨能够做到性上的分开,并且与自己不爱的一群女人保持联系。有些人说,这不就是渣男吗?你怎么说他是专一的呢?

  进化论心理学认为,男人寻找多样化的伴侣只是为了传宗接代,传递基因,他们更重视性伴侣的数量。与女人完全不同,女人更看重的是品质,一个身体健康,社会资源丰富的男人,能给自己和孩子提供良好的养育条件,就足够了。

  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男人和女人在育儿方面,花费的代价是不同的。

  理由之二,是男人很难做出承诺,所以他们很少考虑后果。

  心理医生曾对一群已婚男性进行调查,询问他们对婚姻的感受,结果发现他们在这段时间内都感到非常害怕。

  第一次,结婚前一晚。婚姻意味着男人告别单身生活,承担起整个家庭的开销,身份由“一人饱足全家不饿”的自由个体,转变为养家糊口、照顾妻子幸福的家庭支柱。

  第二个,就是孩子出生的时候小孩出生,意味着父亲要拿出足够的资源,把小孩抚养长大,儿子不教父,他要拼尽全力挣得钱、名。

  不要认为男人可以做到性上的分离,但女人一旦想要结婚,就会惊慌失措,退缩到墙角。

  除了自己最深爱的女人以外。由于爱的深沉,所以更积极。

  因此阿里萨从来没有对这600多名妇女作出过承诺。就因为一点爱都没有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女人要嫁一个爱自己的男人,而男人要娶一个爱得深沉的女人。

  05.圆梦:只要我愿意,黄昏恋又如何?

  阿里萨在米纳的丈夫死后,再一次对米纳表示了自己的心意,愿意用自己的晚年时间,为米纳奉献自己的一切。

  对许多人来说,这也许是一种愚蠢,也可能是一种深情。

  但是我觉得作者还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本书的写作背景是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的哥伦比亚,当时哥伦比亚的人民遭受了三大灾难:内战,千日战争,霍乱,人为破坏(种植毒品,造成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内心的孤独感越来越强烈,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这种精神紧张程度有如无依无靠的野草般持续了多年。所有的人都急需一个人的力量,支撑自己活下去。

  阿里萨敢于在老年的时候,抛开世界的困惑,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与心爱的人共度余生,体现的正是一种舍我其谁的大无畏精神。

  在那个年代,阿里萨将成为许多哥伦比亚人民心中的偶像。

  因为在那个时代,只有鼓足勇气,抛开一切世俗的想法,大胆地去追求人生的意义,才有可能活得轻松自在。

  爱情始终是马尔克斯关注的焦点,因为他相信爱情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激发人们摆脱困境,走向新生。

  这本书是加西亚自《百年孤独》后的又一力作,向各位极力推荐

  现特价两部经典名作只需 89元

  如有兴趣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两部佳作: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