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没有为什么,《父子》还有选择

  “为什么你要让我偷东西?”。

  阿宝狠狠咬下父亲耳朵一块肉时,声嘶力竭地追问。

  父亲也想不到父子竟成仇人。为什么要教儿子去偷东西?父亲可能连这个问题想都没有想过。因为他根本想不到会发展到这种地步。“我是一个坏人吗?”至少父亲不认为是如此,他炒得一手好菜,有着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爱自己的老婆,只不过,喜爱赌博,赌博为了什么?还不是赚多一些钱,给老婆、儿子更好的生活。可运气不佳,输得一塌糊涂。因为赌博,老婆弃她而去;因为老婆离去,他的心一下被抽空,因为赌债,而不得不使他与儿子背走他乡。连番失意的他不想连累儿子,决定远走高飞,却被高利贷打断脚。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呢?当然是那个有外遇的老婆,她要承担责任,他要求儿子去向母亲借钱,儿子又不肯,没钱怎么办?那只能去偷,自己没胆,当然是教导儿子去偷,谁让你是我的儿子呢?

  为什么要抛弃儿子?母亲在离开阿宝时候,可能连这个问题想都没有想过。“我是一个坏人吗?”当年,我背弃了自己的家庭,跟了你的父亲,结果什么也没有,还背负一大堆还不清的债,这样的生活有什么奔头?况且,我也年纪不轻了,我不能这样过一辈子,除了出走,我没有其它出路。

  在《父子》中,父亲有父亲的逻辑,母亲有母亲的想法。他们都不是绝对意义的坏人,或者说,他们都没有错,因为谁也不能夺去一个人的活法。

  如果父亲不赌博?如果母亲不出走?如果这个词在生活中是不复存在的,根据父亲的逻辑,没有知识,就靠丁点的工资,何以为继,除了赌博还有第二条路能够更快“致富”吗?根据母亲的想法,我不离开这个家庭,我能够得到安稳的下半辈子吗?

  阿宝,是他们没有想到过的人。两个人的爱情都没有了,要儿子来干吗?在蚂蚁般低微的下层,在捉襟见肘的生活面前,责任、道德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生存两字。在窘迫的环境下,能够突围而出,如同母亲一样,过上安稳的生活;突围不出的,留下的就是自虐或施虐,在父亲与母亲无意 “合力”下,阿宝成为了被虐者。

  不要以为《父子》只是一种生活“异态”,如果是“异态”,每天也就不会这么多诸如“父亲逼女儿卖淫”、“母亲狠心毒死幼孩”等新闻出现。像《父子》这样的生活常态,比比皆是。

  阿宝追问的 “为什么”,在生活面前,如同“如果”一词毫无意义,因为生活没有为什么。

  生活没有为什么,但《父子》还有选择。十年过后,阿宝赎回了金表,归还给了原来的主人,阿宝隔河相望父亲,以前势成水火的关系,瞬间烟消云散。道德、亲情、责任又悄然回来。

  生活没有如果,生活没有为什么,但生活还有选择。

  你真的可以选择。这或许就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

  十七年未拍电影的谭家明依然是谭家明,棱角分明、牛气冲天,通过一部繁琐生活流水帐式的电影,赤裸裸反复描述抛弃与被抛弃的窘况,直面社会底层,直面人性,同时,不忘告诉大家,还有选择的权利。

  在《父子》当中,郭富城的演技比之《三岔口》有了更大的跃升,将这个中年落魂“父亲”自私、颓废、懦弱、欲望、无助、暴躁等诸多复杂心态拿捏得分毫不差、形神兼备,成为香港百年电影史上最令人难以忘怀的父亲形象,而演绎其“儿子”的吴景滔更是天才演员,令人过目不忘。大胆预测,明年举行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最佳导演、最佳故事片奖项上,《父子》能够夺魁希望不大,只有30%机会,因为这其中有《黑社会II》、《放逐》等等参加竞逐,强片如云。在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奖项上,郭富城、吴景滔铁定能登顶,夺取影帝、最佳男配角奖项,即使梁朝伟入围,也很难威胁郭富城。男配角方面,吴景滔优势已占尽,无人能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