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的这些“神操作”,想不败都难,不只是杀袁崇焕……
人们大凡提起崇祯,恐怕很多是惋惜,明明这么勤政的皇帝,这么有骨气的皇帝偏偏就亡国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我觉得崇祯的粉丝不会少。
不过看一下崇祯的一些操作,我觉得真不冤枉,因为都是“神操作”。
杀袁崇焕这个操作以前大家讨论太多了,今天就不再赘述,只说说他其他的“神操作”。
为了省每年30万两的银子,裁撤驿站,从而弄出了个李自成。说他是节省吧?也不是,后宫他每年赏赐的脂粉钱就有60多万两。
陈新甲奉崇祯之命去和谈,结果回来后,崇祯翻脸不认账了,给陈新甲定了个罪名叫做擅自和谈,给杀了。可怕!可怕!
孙传庭是名帅,有能力,因为和崇祯宠臣杨嗣昌不和,又被人诬告,就蹲了多年大牢,等到局势不可收拾时,崇祯才想起来孙传庭,放出来了,可惜太晚了,纵然神仙也救不了大明。
崇祯甚至干过从地方绅士名录随便划人名恩赏这样的事,就跟今天抓阄一样,岂不儿戏?
前线刚刚好转时,他就瞎折腾,一折腾就完蛋。要么乱换帅,要么乱杀人,将帅不和,他两个都杀,人人自危,更无心出战了。
有时候特别顽固,他为了面子不南逃,还把儿子女儿一块儿杀,怎么说,你也要送太子去南京,将来也可以学南宋。这倒好,后来的南明皇族谁也不服谁,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有人对崇祯做了这样的评价:
1.刻薄寡恩,没有担当
具体表现为,每次出现一点挫折,崇祯是直接拍屁股,责任都甩给大臣,杀大臣以泄愤。最后,无人敢给大明出力,不是没有道理的。
2.眼光短浅,急功近利
崇祯这个人应该说眼光比较浅,只是看到眼前那点东西,裁撤驿站是一项,换人也一样。临阵换帅,军之大忌,崇祯可不管这些,一个帅去还没几天,他看到还没战果就心急了,临阵换帅家常便饭。大臣内阁更是换了一茬又一茬,崇祯17年,光首辅就换了17个。大臣和将军们还怎么安心谋划和指挥?
因为一时没有达到崇祯满意,逼着军队送人头,随意杀统帅,这些事崇祯可都干过。
3.过于偏执,不能从善如流
财政困难,崇祯就只会加税摊派,从来没有考虑其它的方法,局势越来越糟。自己不去南京,也不送太子去南京筹划以后,也是如此,只为了所谓的面子把大明最后的机会也短送了。其实崇祯自缢前才想起来不如出逃,可惜太晚了,逃不出了,只好自缢于煤山。不知当时,他是否为自己以前的固执后悔过没有。
甚至有人开玩笑说,那时如果把崇祯换成司马衷那样的傻子,结果可能都会更好一点。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观点系本号个人观点,欢迎讨论批评指正。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