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道教:得道成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都是如何升仙的?
对于道教的修行者来说,修道的终极目标便是得道成仙。“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餐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仙人能长生久视,可以不食人间五谷,还能乘云驾气遨游三界。道教认为,凡人通过修炼之后,人的生命可以得到延续和升华,最终实现得道成仙。
仔细说来,想要成仙首先要得道。“道”是什么?《道德经》有云:“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同时大道又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而道教信仰的神仙也是大道的显化,“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因此得道成仙需要一个学道、修道、悟道、证道、得道的过程,可以说,追求成仙的道路上充满了艰辛。
正所谓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道教的修行之路异常艰辛,最终能证道成真的少之又少。那么升仙的法门都有哪些呢?道教非常注重修行,以“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作为修行准则。道教认为得道成仙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符箓、咒语、服食、存神等等。修行方式的不同,以及自身的“道缘”深浅都决定了成仙的品阶。东晋道教名家葛洪在《抱朴子》将得道成仙的仙人分为了三个等级:“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最高阶的天仙是身体与神识同时飞升,达到了形神俱妙的境界,而最下等的尸解仙则只能让元神成仙,而身体像蝉蜕壳一般留在人间。
最常见的修仙方式是炼丹,其中包括内丹和外丹。外丹又称炼丹术、仙丹术、金丹术等,是指用炉鼎烧炼金石,配制成药饵,做成食之能长生不死的金丹。内丹是指修道者,以人身为丹鼎,以体内的“精、气、神”为药物,在自己身中烧炼,最终达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的境界。内丹相比较外丹,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像我们在一些玄幻小说里看到将修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分别为蕴气、胎动、筑基、金丹、元婴、分神、大乘、渡劫,每一级分九重,而渡过九重天劫之后,便可霞举飞升。虽然小说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是也可以一窥修炼内丹的艰辛。
前面说了,道教所信奉的神仙是人间得道的楷模。因此道教给出了一种另外的成仙方式,即积德成仙。道教劝善书《太上感应篇》有云:“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它告诉我们,想要成为天仙,就需要完成一千三百件善事;想要成为地仙,需要完成三百件善事。道教全真派祖师吕洞宾是受钟离权点化成仙的,吕祖经受“十试”考验,面对诸多欲望能保持道心,在人间三千功德完满,八百善行圆备之时,最终得道成仙。
得道之人在成仙之时,很多都是有瑞兽接引飞升的。道教始祖轩辕黄帝功德圆满时,从天上降下一条金龙,金龙垂着胡须来迎接黄帝,黄帝于是骑龙升天。八仙之一的蓝采和在道行圆满之时,仙鹤飞往酒肆接引他飞升。东周灵王的太子王子乔,在嵩山隐世修行三十年后骑着仙鹤飞升成仙。其中的仙鹤被认为是仙人的象征,与道教有着不解之缘,不管是修行或者是日常生活,都有仙鹤的影子。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