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人物|东台朱鹏飞:炽热初心干事业 富民强村谋振兴
时代新人有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时代的年轻党员投身乡村振兴则会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迸发出鲜艳的“礼花”。
东台市唐洋镇西中部的唐胜村村部,6年前还只是一排建于70年代的破旧房屋,集体经营性收入几乎为零,公益事业建设负债62万元,每到年终分配只能等上级政府兜底,被定为无资产、无资金、无资源的“三无村庄”,同时也是扶贫部门的重点照顾对象,是当时公认的贫困村。
2013年,27岁的朱鹏飞怀揣着儿时改变家乡的梦想,回到家乡,在他的带动下,短短几年,唐胜村旧貌换新颜。
![]()
理想燃烧,青春扎根基层
2016年,朱鹏飞当选为村主任,年仅30岁的他成为新一届唐胜村带头人。“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想让看着我长大的父老乡亲都过上富足的生活,把唐胜村建强建美!”上任伊始,朱鹏飞的心中就已然描绘出一幅“新唐胜”的乡村风貌。
他通过“自学+集中学”“线上+线下”等方式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刻苦钻研基层社会治理的好办法,让自己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乡村领头人,将自己回乡建设家园的青春热血,深深洒在这片土地上。
展现担当,青春不负韶华
“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同样,乡村振兴,在于实现村民富足,提高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朱鹏飞志将乡村振兴这盘“蛋糕”做大,“稳”字当头,加快经济发展,改变村容村貌,整治乡村环境,提高乡风文明,规范乡村治理,靠自己、靠政府,借助乡贤和其他一切可以发展的力量,稳步推进。
首先,他对整个村未硬质化道路和需要新修的桥梁进行摸底排查,按照时间节点安排建设计划,到相关部门找指标、找资金,磨嘴皮、勤跑腿,三年时间共新修桥梁5座,新建硬质化道路5612米,完成了全村境内庄线路、桥的全部建设,让唐胜村在乡村外观建设上有了很大改善和品质提升。在2017年至2019年,三年“建设用地减量化”行动中,带领唐胜村村组干部,共计完成减量任务112亩,增加集体积累536万。2018年建成党群服务中心,完成幸福广场建设,实现债务清零。2020年12月,为响应乡村振兴号召以及乡村治理的总体要求,他联系在外乡贤、成功人士捐资15万元,对村里两条主要道路和一条干道实施亮化,安装路灯89盏,为老百姓的出行安全提供了便利,同年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21.82万元。2021年4月,通过集体经济合作社对226亩低效田进行流转,每年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10.52万元,2021年经营性收入达30.1万元。
激情展现担当,担当必有可为。这个年轻的村干部不负韶华,让青春之花绽放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用行动书写着别样的精彩人生。
![]()
践行责任,青春坚守“疫”线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唐胜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朱鹏飞和其他村组干部不分昼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在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上,依托联防联控机制,把好关口、全面管控、加强领导,多措并举做好疫情排查工作,严防疫情的输入风险,盯紧重点问题、重点人群和重点领域,提高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解决疫情防控各类问题,认真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牢牢守住疫情防控安全线。
面对村民农副产品积压滞销问题,他与村组干部分工协作,跑手续、办户头、寻驾驶员、安抚村民情绪,先后有了蔬菜运输的“绿通”、农副产品的驾驶员AB岗、村干部接送货车闭环管理,通过先急后缓、逐步销售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农副产品滞销问题。
担当践行责任,责任勇挑在肩。朱鹏飞回乡工作已九年有余,在乡村振兴中,他用实际行动,切切实实让唐胜村的村民过上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践行着一名乡村领头人的责任与担当。(顾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