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下属成上司,35+主管辞职后,感谢这一切
套用心理学家荣格的一句话,人生是从35岁开始的,在这之前,你只不过是在做研究考证罢了。用两年的时间明白了这个道理,作为一个35+大厂辞职的人,我的人生第二阶段是从35岁考cfa证开始。
一、职场定律:进来靠学历,留下靠能力,加分靠证书
一切要从2019年11月公司架构调整开始。先说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我在人力资源薪酬经理岗已经三年了,人力资源部门有三个女人,总监、经理和文员。刚好横跨40、30、20三个年龄段,一个铁三角的稳定架构,每个人无可取代,办公室的友谊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直到接到集团下发的通知,这个铁三角开始动摇 ,每个人都知道意味着什么,40+的领导担心会被提早解约,20+的小李担忧自己的资历最浅,而我正好是卡在35+这个年龄上了,谁走谁留还真不知道。
我忽然有点慌了,这次调整不是内部调整这么简单,总公司是要对整个集团5家子公司管理岗做人员整合,例如人力资源部整合后,只有一个人力资源中心管理5间子公司员工,其他部门也一样。
公司这次调整恰好也在新冠疫情期间,整个大环境都有点人心惶惶,不知将来会发生什么。真正的危机从来不是人到中年,有枸杞和保温杯,而是危机已在眼前,你还毫无知觉。
但我的职业生涯也不是摆烂的,也是经过千锤百炼走到现在,曾经也是底气很足的。
工作第一年,我在一家软件公司上班,但是工作不如意,我没有冲动跳槽,选择了蛰伏一年,最后成功逆袭,考取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证。
我每天下班就冲向图书馆,去挑灯学习,除了加班的日子,每天如此,周而复始。这个证书给给我贴上了好学、上进、专业、正能量的标签,也给我的职业生涯带来了升职加薪非常丰厚的回报。
可是我也感觉自已过得有点安逸了,躺在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上舒服了。
我好像忘记了职场定律,进来靠学历,留下靠能力,加分靠证书。
简而言之那就是:学历提升+学习考证+努力工作。
复盘我自己的优势,好像加分项少了一点。可是,对比一下,我留下的优势还是有的。总监提前解约的可能性不低,毕竟领导太多,不一定留下来。我和小李就是有证和没有证的打工人,想到这,我开始有点自信了。
可是结果我猜到了开头,现实狠狠给我打了脸。领导愿意提前解约走了,小李却没有离开,她在岗们竞聘中脱颖而出,成了我的上司。
我永远不能忘记竞聘的一个瞬间,看到她竞聘ppt上秀出自己取得的cfa证书,我的脸红了。
二、CFA证书=百万年薪
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是什么?译成中文是特许金融分析师,据说是“股神”巴菲特的老师创立的全英文金融投资专业资格证书考试。号称“金融第一考”,考试难度大、含金量大,相当难考。过去一直有一种说法就是CFA证书=百万年薪。
既然小李能考到,我为什么不试试,我的斗志被燃烧起来了。
三、高顿教育:少走弯路等于投资成功
认识高顿教育是机缘巧合,在一个交流群中,别人发分享帖,推荐高顿教育CFA金融分析师3天实战营,还给了免费的资料包链接。
原来高顿教育在2006年成立,全球超60所分校、拥有6000名全职员工,高顿CFA有百人教研团队,平均教龄6+年,83%以上老师有海外学术背景,以及四年以上金融核心岗位实务经验。
我个人认为CFA的学习光靠自己啃书还是比较难的,虽然零基础,不是金融专业的也能考,但有老师带着学就能事半功倍,我看的这个三天实战营课程里的老师分析问题很透彻,4大学习步骤、5大投资策略,6大实战技能,跟着学习少走很多的弯路。
小李厉兵秣马努力,凭CFA证书,已经能在职场辗压他人升职加薪了,我相信自己也行,要干就要干得极致,凭这个证,我的职业选择就不一定局限在人力资源了。
我在深圳可相应享受住房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专业人才配套政策;还可以申请100平方米公租房或每月3200元租房补贴。
哪怕是刚刚拿下CFA一级,在求职换岗、升职加薪的竞争中,也会比那些没有这个证书的人多上加分亮点与机遇。
考cfa周期长,不要觉得自己不够好,你身边的亦是行人。只不过,他们比你多做的就是用考证填满迷茫的心。
当有人逼迫你去突破自己,你要感恩她。她是你生命中的贵人,也许你会因此而改变和蜕变。#CFA#
CFA精华资料包,限时免费领取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