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名家创作的一组反映工农业欣欣向荣、飞速发展的老年画

  修复版高清年画天天上传,赏析解读文章日日更新。

  每一幅作品均经过高清修复,不添加任何的水印、商业标志和广告图标,确保把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年画、海报、宣传画等作品,原汁原味的奉献给朋友们。

  凡我所发,必是高清

  1.解读、赏析:这幅年画作品的标题为《鸭多蛋大》,由画家李慕白创作,1960年出版。

  这是一幅60多年前名家创作的年画作品,构图精巧、色彩清新,形象生动、表情自然,具有 鲜明的年代特点和浓郁的乡土风情。

  农业合作社养鸭场的鸭棚搭建在一处河堤上,这里草肥水美、环境幽静,鸭子们可以在水里捕食小鱼小虾,到岸边啄食青草嫩芽,在社员们的精心饲养和管理下,养鸭场迎来了鸭多蛋大的产蛋高峰期。

  鸭棚用密实的芦苇秸秆编织、围拢而成,既避风又遮阳,中间伫立的竹竿上挂着一盏马灯,遍地铺着又软又厚、干燥暖和的稻草,上边散落着一只只大大的、温温的鸭蛋,有的呈淡绿色,有的呈淡粉色,看起来十分惹人喜爱;健壮肥硕、羽毛丰满的鸭子们下完蛋,就一拽一拽踱到了一边,聚拢在一起沙哑着 嗓子嘎嘎聒噪着,仿佛在互相炫耀、对比着自己创造的骄人成果。

  两个小姑娘结伴来到了鸭棚里,提着竹篮捡拾稻草上的鸭蛋,一会儿功夫竹篮就装满了,看着满筐的大鸭蛋,小姑娘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美。

  2.解读、赏析:这幅年画作品的标题为《踏遍煤海千条巷》,由画家赵荣纪创作,1976年出版。

  宽敞洁净的煤矿巷道里,走来了一位英姿飒爽、热情洋溢的煤矿女医生,只见她身穿工作服,头戴矿灯,脚穿长筒水靴,肩上挎着医疗箱和行军水壶,手里拿着几个水杯和一卷报纸。

  为了服务日夜奋战在一线的煤矿工人,她每天到巷道里巡医问诊,开展医疗服务,把温暖送到了每一个巷道、每一位工友的心坎上。今天她已经不知走了多少个巷道,红润俊秀的脸上噙满了汗水,可想到前方带病坚持工作的工友们在等着她,想到自己能为煤矿开采事业尽一份力量,姑娘顿时浑身充满了力量,脚下的步伐走得更快、更稳健了。

  这幅年画作品赞颂了煤矿医务工作者踏遍煤海千条巷,全心全意为一线工人提供医疗服务的饱满工作热情和高尚职业情操。

  3.解读、赏析:这幅年画作品的标题为《探亲》,由画家丁仪新、余云鹏创作,1976年出版。

  这是一幅取材独特、场面宏大、构图精巧、气氛热烈的年画作品。

  这是一处大型现代化造船厂的船坞,一艘艘巨轮建成竣工正待下水,充分展现了新一代产业工人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艰苦奋斗、为国争光取得的丰硕成果。现场红旗招展、彩带飞扬,到处洋溢着一片欣欣向荣、热烈喜庆的动人景象,仪式感满满的,每个人的心里都热热的。

  巨轮下水仪式上,特意邀请了一位农村老汉作为嘉宾,共同见证和分享这一引以为豪、激动人心的难忘时刻。老汉听着工人师傅们的情况介绍,手搭凉棚瞭望着设备先进、工艺精湛、威武雄壮、即将远航的巨轮,不禁为祖国建设取得的非凡成就感到欣喜振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这幅年画作品的标题为《探亲》,表达了工农兄弟一家亲、工农联盟情谊深,同时也展现了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祖国建设事业。

  4.解读、赏析:这幅年画作品的标题为《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由画家翟祖华创作,70年代出版。

  这是一幅场面宏大、色彩艳丽的宣传画题材年画作品,具有鲜明的年代特点。

  画面背景是辽阔宏伟、风景如画的锦绣河山,一路奔腾的江河之水灌溉滋养着万亩良田,漫山遍野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一处处厂房高耸林立、欣欣向荣,社会主义工农业正在快速发展、丰收在望。

  山顶上,三位年轻工人登高远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宏大场面尽收眼底,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信、愉悦的笑容。站立在中间的是一位头戴安全帽、手拿图纸和指挥旗的工程建设工人,左边的是一位腰扎安全带、肩扛一卷电缆的电业工人,右边的是一位身背工具包、手拿护眼罩和钳子的制造业工人,他们人人精神百倍、斗志昂扬,日夜奋战在建设社会主义各条战线上,为祖国的兴旺发达贡献青春和力量。

  看更多修复版高清年画、宣传画:

  一组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高清年画、宣传画,快来一起赏析解读吧

  戏曲年画《追鱼》高清年画《饮水思源》《延安精神代代相传》赏析

  带你品读年画《听志愿军叔叔讲故事》《大队的早晨》《蔬菜丰收》

  年画开着火车去北京、霸王和虞姬、海岛女民兵、风雪铁骑赏析解读

  一组六七十年代高清怀旧美术画作,讲述老百姓自己的精彩生活故事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