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家长专家反对:母亲才能决定孩子一生的水平
"龙生龙,凤生凤,鼠子也能钻洞."
这个词,在我们小时候,电视连续剧中经常听到,讲的就是血脉关系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知道,孩子和父母的基因链的相似率几乎为100%,这意味着如果按照父母的人生经历来生活,将会培养出和上一代一模一样的人,难怪都说孩子是老一辈生命的延续,如果按照生物学来看,这句话倒也是事实。
实际上,很多人都会根据父母的品性来判断孩子的性格,特别是父亲,几千年来,“父有子,子有父”的说法广为流传,大家都认为男人对孩子影响很大,其实还真不大,真正决定孩子等级的其实是母亲。
这些都不是胡说八道,而是育儿专家的研究成果。小孩成长过程中,母亲的性格和脾气对小孩的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父亲的影响微乎其微,原因很简单,且听我慢慢道来。
劳动分工不同。
在我国传统的家庭分工中,“男主外,女主内”,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是孩子教育的主要负责人。就拿我家里来说,从乐乐出生到现在,丈夫辅导孩子作业的次数屈指可数,前段时间接乐乐放学,连孩子的班主任姓什么都不清楚,而这正是中国爸爸们的标准,父子之间相处的时间少,更不用说教育孩子了。
在孩子和母亲相处的时间越长,他们的言行就越有可能向母亲学习。与其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还不如直接说母亲是孩子与世界相处方式的关键人物,因此,母亲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言谈举止,不能随便发脾气,直截了当地说,你想要怎样的孩子,就要先学会怎样的母亲。
母亲和儿子合一感的优势
早些时候,我听过一句话,母子之间是生死攸关的。事实上,怀胎生育再加上分娩时的鬼门关,对母亲而言,没有什么比孩子更重要,这就是母子一体的先天优势。
与此不同的是,父子关系大多需要后天培养才能形成,并且更多地依赖于夫妻情感的相伴作用。就拿早期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来说,陈俊生对凌玲儿子的态度要好于他的亲生儿子,因为他爱凌玲,所以会对屋及乌有好感。但是母亲和孩子之间并不如此,她们天生就更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是一样,比父亲更信任母亲。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所带来的影响也更为广泛和深刻,远不是父亲所能比拟的。与其说有父必有子,不如说有母必有子,毕竟,不管家是男是女,丧偶式的养育是我们国家的常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