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存款有什么“猫腻”?已经2023年了谁还存定期?银行职员答疑
作为国内最大的金融机构,无论是80年代,还是现在的网络时代,都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而银行“长青不衰”,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民众觉得存银行要比留在家中安全,因为没有人的钱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对安全的要求很高;第二种,你可以将这笔钱存到银行里,然后再给你一笔“被动收入”。
在银行的众多产品中,存款是最受欢迎的一种,即便是余额宝在2014年的7天内,年化收益率只有6%,但选择存余额宝的人却很多,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猫腻”,让他们无动于衷?甚至在2020年的时候,这还不算什么?而银行的工作人员,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固定存款的利息不会太低
在大多数人看来,存款的利息都是非常低的,他们认为,存款只能不断的贬值,而不是通胀,但事实就是如此?如果说通货膨胀比不了,这是事实,但如果说存款利率太低,那就太“以偏概全”了。
一般来说,一年、两年、三年的定存利率分别是1.75%、2.25%和2.75%,但自从2015年央行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之后,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其他银行,都会上调利率,只不过上调幅度不一样,而存款的利息,就是“执行利率”。
据我所知,一般的三年期存款的利息都在3.8%左右,而当你的本金超过二十万的时候,你就可以把存单存起来,年利率可以达到4%,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4.2625%。

高安全的固定存储
众所周知,在2015年,除了放松利率控制之外,中央银行还实施了《存款保险条例》,但是《条例》只保护存款人的存款,而不是存款人的全部资产,也就是说,如果存款人在银行买了一款理财产品,那么银行就算倒闭了,也不会得到任何的赔偿,而如果是储蓄,那么一旦银行倒闭,那么存款人最多只能得到50万的赔偿,这对于储户来说,它的安全性是很高的。

固定存款具有强制性存款功能
不知大家是否了解这些数字:在我们国家,有5.6亿人的银行存款是“零”;目前,中国有六亿人每月收入约为1000元;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月收入达到4467元;国内有两亿多的租房人口,看似是“八竿子打不着”,实际上却反映出了一个问题,现在的社会,挣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种生存方式。
在老一辈人的思想中,储蓄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却没有省吃俭用的心思,他们已经养成了“超前消费”的习惯,每个月的薪水都要花掉一半以上的钱来还债,有些人的薪水还不上,因为他们的薪水还不够偿还,而在这个地方,他们的贷款并不是抵押贷款,而是各种信贷,所以,成为“月光族”是一种幸福,但想要省吃俭用,那是痴心妄想。

但是人总是会长大的,有些人会变得清醒,有些人会想要脱离“月光族”的身份,但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自己的支出,但是如果你选择将自己的现金放在自己的手机上,或者是银行卡上,那么有些人就会失去对自己的控制,于是,一些人就想到了定存,这是一种“猫腻”!
概要
如今的社会,只要你不偷懒,只要肯努力,总能赚钱,但“赚”与“存”是完全不同的,就算你赚钱多,如果没了积蓄,最终也会变成“穷光蛋”,在小编看来,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都需要储蓄,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天无绝人之路”,有了积蓄,就有了底气,“月光族”表面上看起来逍遥自在,实际上一旦遇上麻烦,就会手足无措,你说是不是?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