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烟花燃烧以后的满目狼藉

  感慨颇多。思绪万千。

  

  当年,我们发明了火药。跟着火药一起来的有烟花,还有枪炮。历史上我们的烟花事业一直很火爆,图个响,看个热闹,寓意很丰满。可是西方人利用我们的火药,一直在改良枪支弹药!直到坚船利炮叩响了我们的国门,百年前那段屈辱的历史,你我都知道吗?还记得吗?

  

  2020年09月22日,在联合国大会上,中国作为一个负责的大国,正式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随后更是明确指出,在2030年以前,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到达峰值,然后下降。在2060年以前,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中和状态!就是排放量与处理量相互抵消!中国为了我们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做出了表率。

  

  正是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前几年严禁燃放烟花爆竹,有些节日倡导文明祭扫,严禁焚烧纸钱等行为。这样的举措,确实少了一些节日氛围,但是长远来看,既减少了一部分不必要的开销,又节约了资源,更是保护了环境,难道不好吗?

  

  2023年的春节前夕,许多开始出台政策,不再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有些地方甚至花大价钱,组织烟花晚会。前几年凋零的烟花市场,今年又复苏了,而且一款加特林烟花,一开始买60一支,后来80,100,甚至卖到150元一支!这是在供求关系中脱颖而出的明星烟花。

  

  是啊,三年疫情过去,全国人民都需要释放!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选择更有意义的释放方式!逢年过节,燃放烟花爆竹是我们的传统,我们可以在坚持传统文化的同时,能不能节制一点呢?能不能更适度一些呢?应该出台政策引导,即使政策放开,也需要限制!而且,对于自身来说,更应该以身作则,而不是大张旗鼓的组织什么烟花节,烟花秀。这只是我个人想法,欢迎小伙伴一起探讨。

  

  看烟花是要付出代价的——烟花10分钟,路上仨个小时!回家的回不去,就堵在半道上。如果大家能把看烟火这个热情,放在工作上,放在科研攻坚上,放在学习上,那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有同学说,我工作已经太累了,就想看个烟花热闹热闹,高兴高兴。可以呀,这是你的自由!那么,看完以后呢?保留这份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怎么样?敢不敢?行不行?

  元宵节过后,小区里,公园里,马路上……到处都是燃放烟花爆竹以后的狼藉!花费了多少银子?浪费了多少资源?给你带来了多少幸福感?环卫工人又要打扫多长时间?

  

  凡事适度,才能长久。

  咱不说一点都不能燃放,这样太伤害全国人民的感情,稍微燃放一点,适可而止,好不好?

  然后把对于烟花的热情,投入到创造价值的事业当中去。人人都为地球环境的保护贡献一份力量,好不好?

  把多余的产能与资源,转移到更多国计民生的事业当中去,像芯片行业,航天事业,好不好?

  你说,这样好不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