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住户晚上太吵,楼下邻居睡不着觉:半夜2点钟还在屋里拖凳子
楼上住户晚上太吵,楼下邻居睡不着觉:半夜2点钟还在屋里拖凳子
本期情感调解的主题是神经衰弱的老人
老母亲和儿子住在一起,儿子平时白天要上班,只有晚上才回家,老母亲早上出去买个菜,就不怎么出门了,老母亲的年纪也不小了,身体也不是很好,这段时间,楼上住户夜里制造出来的噪声,更是让老母亲神经衰弱了。
因为楼上晚上发出的响动实在太大,老房子又不隔音,对声音敏感的老母亲晚上几乎睡不着,为了解决睡眠的问题,老母亲求助了社区,甚至报了警,希望楼上住户晚上尽量少发出声音,可社区的工作人员频繁去楼上住户家说了几次后,楼上的住户也烦了,干脆不让社区的工作人员进门了。
楼上住户晚上太吵,楼下邻居睡不着觉:半夜2点钟还在屋里拖凳子。虽然让社区的工作人员以及警察去楼上住户家说过减少噪音这件事,但是楼上的住户依旧每晚会发出令老母亲难以入睡的声音,无奈之下,老母亲只好请来了调解员,希望再和楼上邻居沟通下。
情感调解
一见到调解员,老母亲就抱怨说:“楼上的住户总是往地板上扔东西,声音很吵,前天他们的小孩子在家里反复跑了7趟,我数过的,从这跑到那,又从那跑到这,大人也在家里蹦跳,还跑步。”
“我一个人吵不过他们(楼上住户),我就去社区里讲,社区的工作人员去楼上邻居家调解了好几次,到最后邻居烦了,就拒绝社区的工作人员去调解。”
站在一边的派出所民警也表示:“老太太报警也报了好几次了,说楼上住户的声音响,影响到了她的睡眠。”
和老母亲了解了一些情况后,老母亲带着调解员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回了家,她对调解员说,“我早上看到楼上住户的保姆带着小孩出去散步了,应该过一会儿就回来了。”
在等待的过程中,社区的工作人员对调解员说:“楼上住户的家里我们也去过了,他们家的客厅、房间、过道都铺着爬行垫。”
调解员等了一会儿后,楼上住户的保姆带着小孩回来了,见到调解员,她说,“东家还没回来,这两天东家上的晚班,晚上很晚才会回来”。
保姆说:“小孩才21个月,连两岁都不到,在家里蹦跳,家里不让她蹦,但小孩子知道什么?我们也知道楼下的老太太睡眠不好,但是家里已经都铺了垫子。”
由于东家没有回来,保姆不能做主让调解员进屋,于是调解员又跟着老母亲回到了她的房子,老母亲拿出一个日历本,上面都记录这楼上住户发出噪音的时间,比如多少点跑步,多少点敲榔头等等。
老母亲说:“楼上住户每天晚上都要敲榔头,走路也不跟我们正常人走路一样,发出的哒嗒哒声音很响的,有时半夜2点钟还会拖凳子。”
为了了解楼上每天发出的动静是否像老母亲叙述得这么严重,调解员拨打了儿子的电话,儿子表示:“楼上每天也不知道在敲什么东西?一次两次正常的,但三天两头地敲,就让人受不了了,我睡觉睡得比较死,而且我头顶的房间是小孩子的房子,所以他们稍微会注意下,声音是放得比较轻的。”
正在和儿子通话时,楼上突然传来了有什么东西被绊倒,还有什么东西在地上滚动的声音,声音十分清晰。
调解员对儿子说:“你可不可以跟你母亲换个房间,因为你母亲对声音可能比你对声音更敏感,我们也去跟楼上再说说,让他们也注意一些。”
儿子表示没问题,挂断电话后,老母亲也接受了调解员的建议,于是,调解员又拨打了楼上住户的电话,住户表示:“你们可以去我们家看看,我们都铺了垫子,大家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我们也不是故意把声音弄得很响,以后也会注意的。”
调解到最后,调解员带着老母亲去楼上住户的家里看了一眼,也让老母亲放心,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先让老母亲跟儿子换个房间住,看会不会好一点,如果老母亲的睡眠质量还是不能得到缓解,再寻找其他方法。
情感点评
你们没看到视频,可能没听到调解时楼上传出的声响,我个人觉得还是挺响的,这种声音即便是大白天,我要是突然听到了,都会吓一跳,何况是老年人晚上睡觉时频繁听到这种声音,肯定会影响睡眠质量的。
楼上住户在社区工作人员来调解后,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买了爬行垫,在地面上铺了一层,但是这是老房子,预制板,隔音效果真的很差,楼上稍有响动,楼下就能听得一清二楚。
楼上住户的女主人又经常上晚班,晚上很晚回家,再去洗漱一番,鞋子踩在地面上的嗒嗒声肯定不会小,所以我还是很体谅老奶奶的心情的。
我们家夏天装空调的时候,有水滴答滴答落在二楼,刚好有个老奶奶住在那边的房间,晚上被这种水声吵得睡不着,来我家里说了一回,第二天我们就去买了管子,可以让水沿着管子流下去,这样就不会影响到楼下邻居了。
白天忙碌了一天,夜里是人安眠的时候,也是神经放松的时候,谁都不希望睡觉的时候有噪声打扰,可能楼上的住户不觉得声音有多大,但是夜里太安静了,任何小声音都会被放大数倍。
总而言之,还是互相体谅吧,毕竟都是邻居,处理好关系,大家遇见了也不觉得尴尬。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找作者删除)
——本文完
——关注我,温暖相伴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