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禽侠
从前在天津有一座寺庙,有一只鹳鸟在大殿的屋檐下筑了巢。谁知大殿的天花板上,却藏着一条盆那样粗的大蛇,每当雏鸟羽毛初长成时,就出来把它们全吃掉。鹳鸟悲鸣好几天才飞走。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三年,人们预料鹳鸟不会再来了,但过了一年却又在老地方见到了它。等雏鸟快要长大时,大鸟就飞走了,三天后才飞回来。回巢后“哑哑”地叫,仍旧哺育幼鸟。
大蛇又蜿蜒爬了上来。刚接近鸟巢,两只鹳鸟被惊起,飞鸣哀叫,直上青天。

过了一会儿,就听到呜呜的风声,只一眨眼的功夫,天地一片阴晦。众人十分吃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抬头一看,竟然是一只大鸟,比平常小鸟大了许多倍。它张开翅膀,羽翼遮天蔽日,因此把太阳都遮住了。只见它从空中急速飞下,快如闪电,用爪子击蛇,蛇头立刻掉下来,余力不减,连带着还打坏了几尺宽的殿角,然后振翅飞走了。

鹳鸟跟在它后面飞,仿佛在送它。而鹳鸟的巢也被打翻,掉在地上,两只小鸟也都掉在地上,一只死了,另一只还活着。
和尚把活着的小鸟放到钟楼上。一会儿,鹳鸟返回来了,仍然哺育小鸟,直到小鸟长大才离开。
这篇故事出自聊斋志异,名禽侠。
鹳鸟第二年还来这里,应该是没有料到还会发生同样的事。而第三年又来,则应该是已经决定了报仇。在小鸟快要长成时,三日不返,就是去恳求那只侠鸟来帮它报仇。
侠鸟可以说是鸟中的大侠,来如雷霆,一击而去,风采令人敬佩。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