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吹大金融泡沫,债务杠杆无限放大,我们该如何度过危机
这次金融危机是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与这次危机相比,2008年的那时次贷危机还只是一个小儿科。可以这样说,2008年的次贷危机只是开始,而现在是否已经结束我们还不知道,但我们知道的是,每次金融危机的背后的原因是巨大泡沫的形成,而结束就是泡沫的破裂,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明斯基时刻。
什么是明斯基时刻呢?如何来判断泡沫的周期呢?我们应该如何在泡泡中保全自己的资产?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首先我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掌握了水龙头的开关,也就是拥有货币的发行权,你会如何让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呢?其实方法很简单,现在全世界拥有这个能力的人都在玩这个套路。不管他如何来演示,其实基本方法都是一样,只要看懂了这些,我们就可以跟随他们获取自己最大的利润。这个套路核心思路就是让自己手上的东西值钱,而让对方手中的东西不值钱。
我们具体来说一下,首先你掌握了放钱的权利,你手上的商品就是钱,而对方手上就是你所需要的商品,比如房产、对方国家的土地、矿产等贵重资产。你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手上的钱值钱,而让对方的商品不值钱,那该如何做呢?
我们可以先加息,让市面上可以流通钱变少,钱少了但是像房子每天都在造,再加上贷款利息也增加了,大家都会观望,就会导致钱值钱,而房子卖不动就不值钱,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最少的钱买到最便宜的房子。相反,我们手上有了房子之后,我们希望房子能涨价,而对方手上的货币要贬值,我们就可以降息,放出更多的钱,钱多了自然就贬值了,大家为了抗通胀,再加上贷款利息降低,就纷纷去购买房产,房子的价格就涨上去了。
我们可以把手上的房子卖给对方,就赚很多钱了,而美联储现在的加息和降息就是在玩这个套路,其他国家是跟随着美联储被动的收割本国的韭菜。我就说这些了,点到为止,我们继续今天的话题。
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原本大量的泡沫需要出进,而出清泡沫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加息主动刺破泡沫,迎来一波经济大萧条,然后重新再次吹大泡沫,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继续吹大泡沫的同时,去抢夺别人的资源和资产,放入自己的泡沫当中,让自己的泡沫变得更加结实,哪怕倒下再多的人都和我无关,这次美联储是选择了后者。这次危机后,市场并没有完成债务的出尽,而是通过借出更多钱来救市,通过打破全球供应链体系,强行把大企业拉回本国进行生产。所以我们就看到了在这次危机当中,美国股市没有下跌,反而是大涨,经济恢复了增长,一切看上去都是这么的美好,所有的人都喜欢虚假的泡沫,没有人喜欢出清后的平淡。
而这次不单单是发达国家这么玩,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玩金融扩张游戏,这就导致了系统性的风险蔓延到了全球。除了金融风险,本次相比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疫情冲击下,产出受损,供给不足,部分经济体失业率上升,尤其是日元、欧元区、美国等主要经济体的债务压力巨大。2019年末,疫情开始全球肆虐,美联储迅速打光了子弹,利率下调到0%-0.25%,开启了无上限量化宽松,泡沫没有缩小,反而是越来越大,这次加息引发了巨大的通胀,在通胀的压力下,没有办法只能加息,从调控的选择上来看,大家一方面以债养债,把危机尽可能地推后,另一方面都在等对方先倒下,然后去吃他的尸体,一场赤裸裸地毫无掩饰的掠夺就这样开始了。
现在情况就是互相糜烂的时候,只要我比你好一点点,对方先倒下,我就可以度过危机。那么这场泡沫美国是如何吹的呢?大家可以对照一下我国的金融市场,我们目前处于哪个等级?金融体系最基本的职能就是把那些拥有闲置货币的人手中钱转移到资金短缺的人手中,金融机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赚取差价。但华尔街的精英们把这么简单的一个活动,居然玩出了花活,他们不浪费每个铜板,甚至每一秒钟,让金钱永不休眠。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如果有一个人去银行贷款买房,存钱的人拿到了额外的利息,银行赚到了利息差,而你可以提前几十年拿到所需的房子,这就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但千万不要小看资本的贪婪,只赚你那点利息,那就不是金融了。他们既要尽可能地扩大利润,又要把风险转移给别人。如果贷一次款,我就要等几十年才能拿到利润,那等的时间太久了。于是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应收贷款变成理财产品卖出去,迅速收回投资。
举个例子,你把100块钱借给了王二,约定每年还十块钱,连着还十一年,到期总共收回110块钱,但你不想等一年,于是你就找来了律师,把这种收钱的权利卖给了他,卖到了105块钱,虽然自己少赚五块,但起码赚了钱,而且可以马上拿到利润。大家可能会觉得你这样就赚五块太少了,金融家们的想法和大家一样,也觉得太少。于是他们就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扩大收益呢?扩大收益无非有两种,一种是在一段时间内多做几次,就可以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利用杠杆扩大我的收益。
比如我手上有100块钱,但我如果全部借给对方了,我手上就没有钱了。于是我利用杠杆,用十元作为抵押去借入100块钱,只要我借的利息足够低,我就可以赚钱了。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用100元借入1000元,扩大十倍利润,我赚的就不是五元,而是50元,我的利润几乎是要翻倍了。所以通过加快周转速度和杠杆这两件法宝,就算我每次利润只有五元,但我可以赚更多钱,其实整个过程就是吹泡泡的过程,杠杆越大,泡泡就越大,周转速度就越快,越是放大杠杆,如此循环往复,源源不断的回款和赚钱,你觉得这就是宇宙的尽头了吗?那你就太小看这些金融巨鳄了,赚钱哪有尽头?
这个完美循环的动力就是房价要持续地上涨,只要房价上涨,就会有更多的人来借钱,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收益。但借钱是有条件的,也就是借钱买房的人必须要有稳定的收入,也就是人头是有限的,这就是阻碍了大家赚取更多的钱。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那么就要把门槛放低20%,首付门槛太高了,那就10%,还太高那就零首付。以前只要你有稳定的工作就能买房,现在连收入审核都不严格了,甚至无业游民都可以买房,于是把韭菜被割的条件一再放低,大量韭菜开始跑步入场,华尔街精英们一看,这太好了,通过刚才我们讲的这几招,把这些“垃圾”在打包卖给别人,再通过杠杆和加快周转速度扩大收益,赚的盆满钵满。
但美国金融行业是有规定的,每个债券都要被打上等级的,如果被打上了垃圾债,那就没有人敢买了,怎么办呢?赚钱的办法总是有的,首先,把这些垃圾债和好的债券混在一起,让投资人根本不了解这个包装里面到底有什么,其次买通评级机构,给这个垃圾债评上一个高等级,最后卖给投资人的时候,找一个律师,把投资说明书和协议写得像天书一样长,让你根本就看不懂。通过这几套组合权就可以很顺利地把这些垃圾袋卖给全球投资人,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赚钱了多少不在于能力,而是创造力。在以上那个垃圾债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另一个金融创新,那就是信用违约互换CDS合同。
什么是CDS合同?就是对债权的保险,而且这个保险可以拿来买卖。这些华尔街精英们并不是无脑赚钱,他们也发现了其中巨大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是来自垃圾债本身就是垃圾和超级大的杠杆,一旦暴雷前面赚的那些钱都要吐出来。于是他们找到了其他金融机构对这些投资进行投保,假设一笔投资预期赚100万,拿出其中的10万给担保机构,如果这笔投资没有问题那么每年担保机构白赚10万块钱,反之如果失败,那么担保机构就为这次投资损失兜底,承担这100万的损失。当初房地产价格大涨的时候,保险机构可是赚了一个盆满钵满。因为每笔投资都没有损失,所以保险机构每年可以躺着赚这些保费,只要有赚钱的东西,就会有市场,于是这些保险单据也可以在市场上进行流通,形成了CDS交易市场。
经过反复的炒作,CDS市场总市值远远高于了原本的价值,保险机构又可以赚一笔溢价,投资机构一看你赚了是自己的钱,亏了有担保机构兜底,所以更加肆无忌惮地去购买这种根本不知道塞进去多少垃圾的投资品,这个垃圾债原来还只有部分垃圾,到最后这个垃圾袋里的垃圾是越来越多。只要房价一直在涨,这个垃圾袋就会一直有人要,就看谁是最后拿到那个垃圾袋的人呢?这就是整个泡沫被吹大的过程,它的动力来源于贪婪和创造力。
历史上是否有成功出清泡沫的先例吗?这个还真的有,美国上市这么高通胀还是在沃尔克出任美联储主席的时候,不同是当时的美国金融体系还没捅这么大的窟窿。沃尔克上任之时,高达两位数的通胀和负增长,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很快就把通胀制住了。沃尔克采用的是增加利率,主动刺破泡沫的说法,他在1980年到1982年把利率提高到20%以上,应对通胀降低市场热度,在泡沫出清的过程中触碰到了很多既得利益,这些人站在了道德的最高点,指责沃尔克屠杀小企业,让他们破产。
这是因为沃尔克坚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大幅加息虽然带来了更加严重的衰退,但加快了市场的促进,给经济带来了晋升。沃尔克时刻是崩溃疗法,主动刺破经济泡沫,重新塑造经济繁荣。明斯基时刻是拖延疗法,继续宽松输血,维持泡沫,把问题推向未来。这就像是在冬天,你晚上睡在温暖的被窝里,这时候你想上厕所,你是马上去呢?还是熬到天亮再去?但全球各个经济体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都在赌自己不是最先倒下的人。从现在看,全球央行的做法是大家都在等天亮了再去上厕所。
最后我来总结一下,全球泡沫吹大动力来自创新的想法,超长杠杆和加快的周转速度,创造力来自可以把一个垃圾债进行反复的创新操作。把价值压榨到极限,这种力量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极限,这种能力等同于可以把一颗黄豆榨出一桶油,而超大的杠杆和迅速地周转工具又使这一桶油变成了十桶油,这就是华尔街金融资本在全球顶级大学中所学到的超能力。
在这个泡沫横飞的地球上,我想给大家的建议是,加息下最稀缺的是现金流,最不稀缺的就是各种不稳定的泡沫资产,在泡沫破裂前,现金才是最值钱的,千万不要被各种理财忽悠过去了。等泡沫吃过后,遍地都是黄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