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人的婚后生活是什么样?保证看完后再也不敢说美国人开放

  众所周知,地球上主要有三种肤色的人种,分别是黑白黄三种肤色。但无论是何种肤色,所有人的祖先其实都是来源于一个地方,非洲原始森林。

  

  大约在6万年前,我们的始祖开始从非洲开始迁徙,几万年的时间里,通过徒步行走与板块运动的辅助,人类的足迹开始遍布世界。

  而后经过长时间的进化,高纬度的人种肤色逐渐淡化,变成了白种人。随着纬度的下降,人们的肤色逐渐加深。

  在大洋彼岸的北美洲,倘若不是因为英国的殖民,现在生活着主要居民的应是与我们同肤色的印第安人。

  

  但不知道大家好不好奇,在英国殖民以前的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下面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探秘一下15世纪以前的美洲。

  首先我先解释一下“印第安人”这个名字,它是指除开因纽特人以外的所有美洲原住民。细分下去分别包含“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这三种。

  但主体上,除了现在已经绝迹了的玛雅人以外,其他印第安人的习俗节日都大致相同。

  

  在殖民者到达以前,印第安人大部分都还过着原始的农牧生活,种植的作物主要是玉米,而且也是其发源地。

  据考古人员发现,早在距今约5000年以前,印第安人便将野生玉米培育成为农作物,并且培育出了超过20个玉米品种。

  包括产量高的、收获时间短的、植株较高的、较低的。农民可以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选择性地种植,如今的玉米已经成为了世界三大农作物之一,为人类粮食产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印第安人的婚俗制度,在婚姻关系上,印第安人很有自己的想法。

  首先是开放,谈到这个话题,相信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电影中的欧美人,但其实现实中其实并不是如此,欧美人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开放。

  印第安人在婚礼上与中国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只要双方喜欢,各自向父母禀报以后,叫上三五好友亲朋,左邻右舍便可以举办婚礼了。

  在婚礼上大家

  

  穿着艳丽、喜庆颜色的衣服,共同齐聚到一间小木屋内,就地坐下一同见证新婚夫妇的诞生。

  虽说在平日,印第安人能歌善舞,到那里都是欢声笑语。可在婚礼上,所有人都会主动沉默着。这是一项肃穆的仪式,婚礼象征着曾经自由的男女在今后将要共同生活在一起。

  印第安人从不讲什么嫁妆与彩礼,倘若一定要有,嫁妆是健康的身体与勤劳的双手。彩礼是男方辛勤的劳动与对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

  

  与现代人不同的是,印第安人并不是非常看重贞洁。即使在结婚后,女方可以与除丈夫以外的男人发生关系,甚至印第安人还有会与自己的好友交换妻子,在他们眼里,这是一种加深友谊的行为。

  另一方面,印第安人还允许一夫多妻制度,婚姻可以加强男方的政治地位和威望,而男方的妻子们也会为自己丈夫的威信提升感到自豪,并不会出现大吵大闹的情况。

  

  但放到现代肯定是存在巨大的伦理问题的,估计不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友谊伟大”。另一方面,法律上也不允许这种行为。

  因为这种奇怪的友谊,印第安人的孩子往往与自己的好友有着血缘关系,当孩子一方的父母出现什么意外,孩子会认父母生前的好友为亲人,类似于中国的干爹一说。

  

  说完了结婚,印第安人当然也会有夫妻生活不和睦的时候,他们的离婚方式非常简单,就是与结婚时一样,请上邻居与好友,大家共同见证,还会吃上一顿散伙饭。

  小结: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印第安人是一个苦难的种族,不仅历代生存的土地被他人掠夺去,还因为种族歧视被殖民者大规模地屠杀。

  但这群人从来没有感恩之心,占领人家的土地,还要对别人赶尽杀绝,不知这是什么民主?而这个国家是哪一个相信不用我多说,懂得都懂。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