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邪君》君无悔,功臣为何难以善终?

  《异世邪君》君莫邪的父亲君无悔白衣军帅,大战四方,为王室征战四方,却被君王出卖,战死沙场!

  《异世邪君》是我最喜欢的玄幻小说,十五六岁看的时候,很不解,为什么天香帝国的国君在大好战场,明明可以更进一步,开拓疆土却勾结外敌,让忠心耿耿的君家大帅身死异处。

  这种不解,我在看电视剧,历史书中也频频出现。历史上功勋卓越的将帅,历来没有什么好下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韩信辅佐刘邦平定大业,没有战死沙场,却死在刘邦手中。登基以后斩杀开国功臣好像成了君王的惯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宋太宗坑杀杨家将,宋钦宗斩杀岳飞,朱元璋杀尽开国功勋。

  为什么大将死的都这么憋屈,哪怕战死沙场,他们都心甘情愿,为什么君王只可以共患难,不可同富贵!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勾践开启了建功立业以后,君王斩杀功臣的先河。为什么明知是忠臣,君王们非斩杀不可呢?这个问题,从小时候看《少年杨家将》到中学时期看《异世邪君》到现在看历史故事,我思考了很多年,大概有这几种原因。一、封无可封。

  《异世邪君》中,有人问君主,为什么君无悔必须要死。君主回答,封无可封,战功赫赫,他已经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打完仗回来,如何封赏?

  二、功高震主。

  《异世邪君》中,君王的回答还有:世人皆知白衣军帅,威震四方,四方拜服,百姓称赞,何人知晓我天香君主?这天下是君无悔的还是我的?《孤单又灿烂的鬼怪,神》金信死于非命,不也是这个原因吗?

  三、黄袍加身。

  赵匡胤自己就是黄袍加身,他最是知道这种。因此哪怕做不仁不义的人,大将们也必须死。《异世邪君》中,君主说,我知道这世界再没有比君家更忠心的人了,但是我不相信他的手下。如果君无悔的手下杀了我,要他上位,又如何?

  四、后继无人。

  年迈的皇上要考虑他的儿孙们是否可以镇得住那些有功之臣。大将们都各有脾气,他们臣服于皇帝,可未必愿意听从一个黄口小儿的!幼虎可敌群狼?

  君王杀功臣有种种原因!功臣想要活着,他们有什么选择呢?

  一、给自己留有余地。看了这么多年小说,有一个很怪的现象。很多将军为了避免兔死狗烹,出征的时候,会故意留下一小撮敌人,也是留下自己的命。

  二、卸甲归田。

  很多将军,打完胜仗,班师回朝以后,不求封赏,但求告老还乡。这个时候挽留的皇上并不多,回乡以后,如果再有战乱,皇上会请君出山。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大将军得胜回朝以后得生活可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要么回乡种地,要么苟且偷生,要么身死魂消!

  功臣不得善终,好像成了一个惯例,明明是最应该享受胜利果实的人,却下场凄惨!

  如果我是古代的一名将军,我会如何选择呢?我开始想,我可以独善其身,不去报效国家,避免兔死狗烹的悲剧。但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显然不可行!

  如果你是一名古代的将军,你会如何选择?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