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愿往来的王维和李白,各写了一首《从军行》,千年难分高下

  唐代诗坛之所以有趣,除了因为有流传千年的诗作外,还因为诗人们本身就个性十足,并构成了一个个很有意思的小圈子。

  比如刘禹锡和柳宗元,明明性格相差很大,但二人却是生死之交。而刘禹锡中晚年又跟白居易关系不错,同时白居易又和元稹是多年知已。而韩愈则总是想带着自己的小伙伴贾岛和孟郊,想加入白居易的这个圈子。总之,这些文坛大伽们在长安时,基本上都相交相识。

  但在白居易、刘禹锡这群人之前,还有一个也一样星光璀璨的圈子,即孟浩然的朋友圈。李白、王维、王昌龄、张九龄,还有勉强也算一个的杜甫,都在这个圈子里。

  

  然而有一点,则是文史学家们都觉得奇怪的:为何王维跟李白长期不愿往来,两人没有诗歌唱和,史书上也没有任何两人共同出游的记载。要知道,他们二人都是孟浩然的至交。文史学家们在考证大量史料后,这样理解二人的关系:

  第一种说法,认为他们都曾是玉真公主的门客,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一开始,玉真是最喜欢王维的,但后来李白“上位”后,王维在一段时间内受到了冷落。因此,两人关系自然就不合了。

  第二种说法,就是互相都不服气。王维成名较早,一直都风度翩翩,颇得权臣张九龄的赏识,属于“高大上”的那种才子类型。而李白刚出道时一介布衣,属于草根诗人的代表。两人各有成名作,因此互相看不上对方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不管以上两种原因,哪一种更靠谱,可以肯定的是两人在诗风上其实都是受到了对方影响的。如今,论名气李白要稍大一点,但王维的山水诗也是一绝,这一点李白很难媲美。

  为说明两人风格上的相似及不同点,本期笔者要就跟大家说两首他们的同名诗。长期不愿往来的王维和李白,曾各写了一首《从军行》,千年难分高下:

  《从军行》(李白)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从军行》(王维)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从军行”是一个古题,以此为名的诗作很多。这两首作品有很多相似点:其一,都可以算是五律,虽王维的作品稍有出律;其二,两首都是歌颂戍边将士的勇猛和可敬。其三,后世都高度评价了它们。

  而从后人的评价上来看,水平也是难分高下的。明代诗评家高棅称李白诗是:起句壮逸,断处伤气,但总体来说是气象温厚的;而明代文人顾可久在评价王维此诗时,也谈到了起句壮丽的问题。但同时,我们也能发现两者在诗风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先说李白诗,给人最大的感触,就是一个“冲”字。《梅花落》曲一奏,手中大刀的刀环就像明月一样圆,战鼓咚咚,豪情直冲云霄。为了将这股豪情写得更为霸气,李白一开篇还安排了一个地理位置上的转换,点出玉门关、金微山,一气呵成。

  再说王维诗,给人最大的感触,则是一种从容之美。因为王维此诗是他在边塞亲眼所见,因此他写的更像是沙场上的日常生活,也更为写实:

  号角响了,酣睡的士兵们就准备出发了。敌军吹起了胡笳,士兵们就兴奋得往前冲。等到太阳落山了,他们擒获了敌酋,准备献给天子。然后,又在月光下进入梦想。

  

  王维这首诗没有任何感慨与抒情,也没有任何夸张之气,但就在不动声色中写出了士兵们的豪情和霸气。如果放到现在的影视剧里,它就是时间线非常完美的写实剧,可谓是张力十足的。因此,作为一首边塞诗,王维算是开辟了一种”“不怒自威”的新写法,别具一格。

  两首作品,小美个人的喜好是:论遣词本身,我更喜欢李白诗,梅花曲、明月环太美了,一看就是高水平诗人的用字手法。而论诗的布局,我更喜欢王维诗,行云流水,浑然天成,无一字多余。后世文人常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品读,大家也都是各有喜好,因此它们算是千年难分高下的作品。大家更喜欢哪一首呢?

  中国诗词短小而精悍,拥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古人写诗最注重讲究“炼字”。“炼字”即诗人运用简练、生动、含蓄、优美的字词进行锤炼与搭配,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精妙,将诗人的情感刻画得更加入木三分。

  很多父母让孩子学古诗,就是觉得古典文化里有太多的营养,能锻炼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等等。

  读诗词既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 的气质;

  同时也能增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

  如今新教改的 内容变动,也足以说明 这一点。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

  语文题目难度也在 悄悄上升。

  

  特别是古诗词的分量,增加51%

  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 古诗词

  现在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 成绩拖后腿。

  除此之外,对古诗词的考察,也不仅仅局限于 诗词本身

  还会继续延续到诗词的背景,诗人的生平等等的 延伸知识

  更加重视诗词整体的考察。

  课本中的知识想要满足 孩子的是 完全不够的

  而且课本中的诗词介绍比较无聊,孩子看不进去,有些地方 也理解不了。

  在这里向广大孩子、家长和热爱古诗词的朋友们推荐这套《中国诗词大会》,这套书可以对孩子进行古诗启蒙,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通过这本书对古诗的理解,来搞定语文题!

  并且《中国诗词大会》正式与现行中小学通用《语文》课本接轨;教育部官方网站倾情推荐!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共青团中央 联合主办!

  融合了一百多位名师的翻译和考题预测。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这套书籍总结了考试所有常考的古诗文,并且标注了常考点以及常考题型。

  书中详细梳理了大赛选手的答题,更精心润色了评委点评,将节目中的知识浅显、系统地凝结在书中,供喜爱节目、喜爱诗词的读者翻阅、梳理。此外,书中还添加了与每场主题相关的画作和同主题诗词拓展,可见古人留下的瑰宝,节目中展现的只是万分之一呢!

  除了文化上的干货、硬货以外,董卿、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为书籍精心撰写的推荐语,众多节目打造者的良苦用心都收录书中,与读者分享诚意之作的诞生。

  

  现在全套《中国诗词大会》8册只需一顿饭钱。

  这是兼顾知识性、趣味性的诗词书,读者们不仅可以提升文化素养,也可用收录的题目自测对诗词掌握程度,将自己慢慢修炼成真正的诗词达人!

  大家若想加深诗词知识,或者享受徜徉在古诗词中的美好,或者在接下来的第七季中大展身手,或者作为诗词积累,或者当作写诗启蒙,入手一套《中国诗词大会》全套8册的诗词大合集,都会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哦!

  一套在手,铭记心口,可以说以后在诗词的江湖里,是想咋走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