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项举措,为何令欧洲感到恐惧,它带来了什么改变呢?
众所周知,美国历来就是欧洲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打不过了就呼叫美国的援助。作为欧洲人的远方亲戚,美国人也是每次都义不容辞。靠着这层关系,双方的关系,历来是不错的。可如今,他们的关系却出现了裂痕,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自从欧洲各国联合起来,成立欧盟后,西欧各国的实力,就上了一个台阶。经济上,各国之间互通有无。政治上同气连枝,努力发出同一个声音。可在军事上,他们还牢牢地与美国绑在一块。这就给整个联盟,埋下了不稳定的因素。
但是没办法啊!谁叫欧洲不给力呢?不仅一战打得不好,二战还差点给欧洲打没了。美国就算是欧洲人的远方亲戚,也不能白帮忙吧!二战这么大一个活,多收点利息也是应该的。更何况,二战之后,如果没有美国的援助计划,欧洲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恢复元气呢?
所以欧洲的立场,就一直在自成一体与加入美国之间摇摆。在有共同敌人时呢?就同美国靠的近一些。在有利益冲突时,就关起门来,自成一套体系。总体上呢,还是欧洲各国更依靠美国。这就让美国的动作,总是会有意无意的影响到欧洲。这次欧洲各国,从法国到荷兰,从德国到意大利,之所以会有如此激烈的反应。就因为美国自家的事儿,对他们造成了直接影响。具体是什么事儿呢?咱们接着往下说。
我们都知道,美国人这几年在经济上,总是和我们过不去。最近几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如火如荼。不仅是销量占比节节攀升,更是凭借着大力推广新能源的招牌,在世界各国都受到了欢迎。要说美国人不眼红,那是不可能的。随着传统汽车,开始不受市场欢迎。美国这个有着造车优势的国家,也开始考虑转型的问题了。
正巧,美国政府也想将流失出去的制造业,给拢回本土。所以就一拍即合的推出了,新能源汽车补助方案。今年八月份,现任总统“拜登”就签署了一个《通货膨胀削减法案》。这里面就详细列举了,很多针对制造业的政策。其实上届美国总统,人称“懂王”的特朗普,就一心要推动制造业的回流。可惜是大计未成,中道下台。作为懂王对手的拜登,能在对立立场下,继续贯彻懂王的方针。我们不难看出,美国人到底有多急了。
在这项法案里,美国人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补助,详细到了连电池里的填充物来自哪里,都做了相关规定。不论是哪里的品牌,只有来我美国组装,才允许进入美国市场。电池里的填充物,必须有40%产自美国,少一个小数点都不行。正是这条规定,才让欧洲各国叫苦不迭。因为美国市场,历来是欧洲企业的最大客户。如今这规定一出,是要拔欧洲汽车工业的命根子啊!
面对着美国人的新能源汽车补助方案,欧洲人最大的担心,其实源自于他们自己。随着大毛和二毛撕破脸皮,开始物理交换意见。欧洲这片地方,尤其是西欧和南欧地区,就没有不涨价的东西。在巨大的经营成本面前,各国的企业纷纷外逃。有远走我国的,有流向美国的,唯独没有在欧洲死撑的。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欧洲相比于中美来说,欧盟不敢印钱。作为一个多国合作机构,欧盟的钱袋子,由一群人共同掌控。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欧洲各国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唯有一条共同点,那就是欧盟国家,普遍有不少外债。这些靠着欧盟信用维持的债务,限制着欧盟使用印钱保经济的操作。而欧盟各国的企业,可是都在等米下锅呢?尤其是和制造业搭边的实体产业,更是受到能源涨价的影响,成了站在悬崖边上的一批企业。
当美国开启撒钱技能,这些企业能抵得住诱惑吗?如今马克龙已经急得,要飞去美国了。德国、荷兰等国家,也是纷纷表态:直言美国这是不顾盟友死活。不过这和我们是没什么关系了,欧洲企业外流是欧洲的事儿。我们只负责接收,什么德国巴斯夫、宝马,还有英国企业、荷兰公司等等,我们是敞开大门等着呢?就怕他们不来做生意!
好了,本期内容就到这里。觉得不错的观众,别忘了点个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