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小法温馨提醒】高考以后,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高考即将画上句号,此时的你或许充满干劲、或许有些迷茫,但新的旅程已经开始。高考结束休息放松、释放压力、旅游散心... 但以下几件事请多注意!
提高防范意识 切勿泄露信息
在查询成绩、收到录取通知书等值得纪念的时刻,考生们可能会通过朋友圈与同学、朋友分享自己的喜悦,但身份证、准考证、成绩单等涉及个人信息的证件、图片请谨慎发布,以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务必提高警惕 谨防上当受骗
家长你好,我是A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考生XXX已被我校录取,请将学费汇款至指定银行卡,否则将取消入学资格。
“高考分数可以修改”“交钱就能上名校”“需要提前缴纳学费”... ...高考结束后的查分、填报志愿等阶段,诈骗分子就将目光转移到考生及家长身上。
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不法分子冒充招生工作人员、发送不明来源查分链接等电信网络诈骗伎俩层出不穷,而不法分子利用的便是考生和家长急于求学的心理,因此,希望大家能够擦亮双眼,认清骗局,绝不能因为被骗一生追悔莫及,耽误前程!
理性辨别是非 故意伤害要担责
仅仅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的矛盾,就在冲动下做出殴打他人的行为,不仅对他人身体造成伤害,也断送了自己的前程。高考后也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聚会饮酒要有度,放松不等于放纵,切勿因过度饮酒、一时冲动,发生打架斗殴事件,否则将会给自己留下永远的悔恨和看不见希望的未来!
以下法律知识
送给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编 辑:夏秋雨
初 审:徐恩泽
复 核:陈 旭
原标题:《【梅小法温馨提醒】高考以后,需要注意哪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