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18岁进德国集中营,被救后说出其父身份,斯大林急令接到首都

  朱敏是朱德元帅的独女,她出生在莫斯科,刚满月就与父亲分别了,从这时开始,一直到1940年她被送往延安的这14年里,她只在莫斯科见过父亲,那时的她刚满月。

  因此,在14岁之前,朱敏对父亲的印象是空白的。

  她14岁来到延安,不久被送到苏联留学,15岁被德国抓获,成为小囚徒,18岁进入德国集中营,19岁进入苏联难民收容站,直至身份被发现。

  可以说,朱敏的前20年历经坎坷,一路荆棘,她历经的磨难,远非常人能比。

  图 朱敏(左二)与父亲朱德合影

  朱敏,乳名四旬,原名朱敏书,1926年4月18日生于莫斯科,朱敏是朱德与第四任妻子贺治华所生。

  朱德与贺治华相识于上海,1922年又一同到德国留学,不久,36岁的朱德和19岁的贺治华结婚,并一同到德国哥廷根城奥古斯特大学学习。

  1925年7月,朱德前往苏联,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此时贺治华已经身怀孕,朱德便把她安置在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农庄,朱敏就在这里出生。

  此时的朱德已经40岁了,中年得女分外高兴,并亲自给女儿取乳名“四旬”,又按家族中的排辈给她取得大名叫朱敏书。

  可还没等朱德从中年得女的欣喜氛围中走出来的时候,他就接到了组织让他回国的命令。

  当时中央决定从国外抽调一批军事、政治工作人员,回国参加北伐战争。

  当时因为朱敏年龄太小,经受不住长距离的颠簸之苦,又加上当是朱德与贺治华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朱德只好独自回国。

  在莫斯科,不到一岁的朱敏由母亲独自照料,由于贺治华的工作特别繁忙,根本没有时间照顾朱敏,就这样,在朱敏还没过周岁的时候就被母亲送到了成都,由朱敏的姨妈和外婆照料,并改名贺飞飞。

  幼小的朱敏第一次认识父亲,还是在成都街头的一幅悬赏“朱毛”的画像上。

  图 朱德与毛主席

  当时外婆领着她在成都街头看到朱德的画像时,就悄悄地告诉她,那个“朱”,就是她的爹爹。

  从此,对于年幼的朱敏来说,能够见到父亲就成了她最大的愿望。

  随着当时国共关系恶化,朱敏也成为了国民党特务到处打听的对象。

  当时她的姨妈也被国民党抓走了,不安的气氛越来越浓地笼罩着这个家庭。

  当时朱敏已经14岁了,在成都,她亲眼看到国民党反动派对人民群众的种种恶行,又亲身经历了日本侵略者对国民党统治区的狂轰乱炸。

  当时的她恨透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她渴望到延安去,回到她日思夜想的父亲身边。

  不久,邓颖超秘密来到成都,将14岁的朱敏接走了。

  1940年11月,受周恩来之托,龙飞虎将朱敏和她的表妹秘密送往延安。

  一路上为了躲避日寇飞机的轰炸,她们都是夜晚行车。汽车开到延安,一切还笼罩在夜色里。

  汽车开到马列学院停下了,朱敏见到了她的哥哥朱琦,随后在朱琦的带领下,她们一起坐着马车,向党中央的所在地杨家岭走去。

  快到杨家岭的时候,坐在马车上的朱敏,还未来得及细细打量延安风情,就看到远远的土墩上站着一位中年男人,直觉告诉她,那个人就是她日思夜想的爹爹。

  此时的朱敏再也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感情了,14年来的委屈和不解,在此刻全被抛在九霄云外了。她冲着站在土堆上的那个年过半百的人大喊着:“爹爹……爹爹……”。

  朱敏后来回忆,那一刻,是她人生当中最难忘的。

  图 朱敏与父亲

  1941年1月,朱敏在父亲的身边生活几个月之后,被派到苏联留学。

  在启程的那一天,她家的“邻居”毛主席特意走过来看她,并嘱咐她不要想家,要专心学习,学习好了就回延安来,并风趣地对她说:“说不定那时候日本鬼子已经被赶出中国了。”

  毛主席和朱德一起把她送到了机场,在临上飞机前,毛主席送给了她一个黑皮本,上面有毛主席亲笔提写的“努力学习”4个字。

  朱德也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只别人送给他的钢笔给了她,笔杆上还刻着朱德的名字。

  到莫斯科后,朱敏被送到苏联莫斯科第一国际儿童院学习,在此期间,朱敏使用了化名“赤英”。用这个名字有两个原因:

  一是防止暴露身份;

  二是“赤”代表红色,红色英雄,对于朱敏来说,这也是父亲对她的希望。

  可刚到苏联不久,朱敏就因水土不服,引发了哮喘,随后被送到位于苏联南方白俄罗斯明斯克的少先队夏令营疗养。

  可谁能想到,一夜之间,德军突然入侵苏联,正在疗养院的朱敏和其他20个来自各国的孩子沦为德国法西斯的小囚徒。

  就这样,刚来到苏联不久的朱敏,被德国法西斯囚禁了两年。

  图 朱敏与父亲

  1943年8月,在被囚禁两年以后,18岁的朱敏被德军押上了一个闷罐火车箱内,这趟列车的目的地是德国境内的集中营。

  车厢里臭气熏天里,朱敏又发着高烧,但即使这样,她也不敢让德国兵知道她病了,因为这些德国兵一旦知道车厢里有人得病,就会将这些病人直接扔下车。

  此时的高烧已经让朱敏的意识开始模糊起来了,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去。

  而就在朱敏迷迷糊糊的过程中,她感到有人在给她喂水,她吃力地睁开眼睛,才发现原来是一位苏联红军,后来朱敏回忆说,当时,这位苏联红军一直在激励她,他对朱敏说:“你一定要活下去,哪怕像牲口一样,也要活下去,活下去就是胜利!你还要回到你的祖国,你的爹妈还在那里等着你!”

  被送到集中营之后,朱敏每天都承受着非人的待遇,她每天吃的饭就是发霉的黑面包,除此之外,在集中营里,她还多次亲眼目睹了德国法西斯残忍杀害犹太人的惨状。

  这一幕幕的惨剧,提醒着朱敏绝对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一旦暴露,她面临的唯一选择就是死亡。

  因此在集中营里,朱敏从不说一句中国话,甚至不说话,长期的沉默导致了她从集中营出来之后几乎丧失了语言能力,以至于在以后的生活中,朱敏说的话都有些不清晰。

  在集中营里,朱敏患上了颈部淋巴结核,最后结核块溃烂,脓血糊满了衣领。

  而残忍的德国医生在给她治疗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把她当人看。

  德国医生压住朱敏的头,拿出来一把根本没有经过消毒的手术刀,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就直接将朱敏的淋巴结割开,然后硬生生的把脓血挤了出来。

  这种做法对于朱敏来说无异于一场酷刑。从此朱敏的脖子上留下了一条长达三厘米的永久的烙印。

  朱敏珍藏了一张老照片,照片上是3个稚气未脱、身着连衣裙的小女孩,站在当中的便是朱敏。

  图 朱敏(中)

  每当朱敏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她的情绪都会特别的激动,这是她的不幸遭遇,同时也是对德国法西斯最好的控诉。

  大家只看到了照片上三个美丽的女孩,却不知这张照片背后的悲惨故事。

  当时,朱敏正和几个小伙伴放风,一个德国看守拿着照相机走了过来,面容和善地表示要替她们照相。朱敏和另外两个伙伴没有考虑这么多,就在镜头前露出真诚的笑容,一张充满着历史记录的照片,就这样流了下来。

  可还没等她们回过神的时候,这名德国看守突然脸色一变,把相机放到一边,非要说这些姑娘们的笑容是在嘲笑他们。

  根本就没有辩解的机会,鞭子已经抽在了朱敏和另外两个伙伴身上,而刚才那甜美的笑容犹如昙花一样,瞬间消失,留下的只有惨叫声。

  几天后,这位德国看守竟然把洗好的照片送给她们,而与照片上的笑容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她们拿到照片后的那份挥之不去的恐惧。

  1945年1月底,正在集中营里的朱敏和难友们突然发现,集中营所有的大门都敞开着,而集中营里却突然变得安静起来,再也没有了像以前那样德国人到处的喊叫声。

  原来苏联红军已经打过来了,集中营里的德国人全跑了。

  而此时的朱敏和难友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苦难要结束了。

  他们没有停留,所有在集中营里关押着的人,开始疯狂地朝大门的方向逃跑。

  不知道跑了多长时间,发着高烧的朱敏终于支撑不住了,她晕倒在波兰的一个小镇上。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朱敏被人救起,之后,她被送到了苏联难民收容站。

  图 朱敏

  在苏联的难民收容站里,苏联军官对她进行了询问,但不了解情况的朱敏依然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她只说自己叫“赤英”,来自中国,她的父亲是中国的一名老中医,她是被父亲送到苏联疗养的,然后在苏联的南方被抓到了这里。

  但是朱敏的一个细节引起了苏联军官的注意,就是一提到中国,她的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

  当时这个收容站来了一位新政委,他多次与朱敏交谈,并把苏联和中国的战争情况告诉了她。

  经过几天的交流,朱敏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身世:“我是中国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女儿。”

  这短短的一句话,彻底镇住了与她交流的这位苏联军官,他惊讶地对朱敏说:“天哪!这么重要身份的孩子,居然没有被德国鬼子发觉!居然可以活着走出集中营!简直是个奇迹!是个奇迹!你知道吗,因为你活着从他们眼皮底下溜走,德国佬将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去追回啊!”

  这个消息被迅速传到了莫斯科,斯大林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立即给波兰境内的苏联红军发去了一道命令:立即护送朱德将军的女儿到莫斯科。

  图 朱德

  1946年1月30日,朱敏乘坐战后第一列从波兰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抵达莫斯科火车站。

  到莫斯科以后,朱敏接到了父亲的来信,在信中朱德表示,他没有打搅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苏联政府去找朱敏,因此而让他亲爱的女儿朱敏受了很多苦,他在心中请求女儿的原谅。

  此时的朱敏那还顾得上去埋怨父亲,能够活着出来再次见到父亲,这对于她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她一字一字地读着父亲给她的来信,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

  战争结束了,朱敏没有选择回国,而是选择了继续留在苏联学习,虽然很想父亲,但她知道,她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她是党派到苏联学习的,而刚来苏联不久,就被德军关押,而这一关就是几年的时间,此时的她什么也没有学到。所以,她要继续完成学业,然后学成归国,只有这样才不会给父亲丢脸。

  1949年底的一天,一辆轿车接走了刚上大学不久朱敏,因为有人要看她。

  原来,为了参加斯大林70诞辰庆祝活动,毛主席和周总理都来到了莫斯科,他们想到了在苏联学习的朱敏,就派人把朱敏接了过来。

  一见到朱敏,毛主席和周总理同时亲切地拉住了她的手,对她说,总司令很忙没有来,他的身体很好,让他不要挂念。

  在吃饭的时候,毛主席和周总理不停地给她夹菜,并详细地询问了她的生活学习和身体情况。

  当知道朱敏在德国集中营里得过淋巴结核,毛主席很快让秘书带她到克林姆林宫医院,请有经验的大夫给她检查和治疗。

  图 朱敏(左一)与父亲

  1950年,趁大学放暑假的机会,朱敏回到了祖国,她迫不及待地想见到父亲。

  朱德又何尝不是呢?他感觉欠女儿的太多太多了,从朱敏去苏联不久,朱德就失去了与女儿的联系,在指挥作战之余,他每时每刻都在思念着自己的女儿,他想知道女儿的状况,但又不能因为自己的私事去打扰苏联政府。就这样,一等又是10年。

  当朱德见到女儿时,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只是嘿嘿地笑着。

  朱敏在父亲面前没有过多地提及她在集中营的那段经历,因为她不想让父亲对她担心。

  而朱德对朱敏这段经历也没有多问,因为他对女儿所受的痛苦感同身受,他不想让女儿再回忆那段痛苦的经历。

  朱敏在苏联上学期间结识了在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工作的刘铮,刘铮英俊的外表和不凡的才干一下子吸引了朱敏的目光。

  1952年,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为朱敏与刘铮举办了简单而热闹的婚礼。

  1953年,在苏联完成全部学业的朱敏和丈夫刘铮一起回到祖国。

  回国后,朱敏在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任教,直到1986年离休。

  朱敏与刘铮一生共育有五个男孩和一个女儿,朱敏特别喜欢女儿,可是一连生了4个男孩后,直到第5胎,她才有了一对龙凤胎。

  图 朱敏(左一)与父亲

  晚年的朱敏,身体非常不好,她患有脑血栓,思维和行动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她还有糖尿病,每天都要注射两次胰岛素,她的胳膊上布满了针眼。

  朱敏的人生充满了传奇与磨难,她的事迹还被搬上了荧幕,感动了一批又一批人。

  朱敏的生活深受其父朱德的影响,一生过着平民的生活,但这并不影响她为祖国奉献一生。

  2009年4月13日上午10时22分,朱敏因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逝世,享年83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