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正常心理吗?应该怎么疏解这种情绪?
最近看到很多父母在说讨厌自己的孩子,这是一种正常会产生的心理吗?
前几天看了一个美国的老案子,讲的是一个思维缜密的人,在同一天杀了82岁老母亲、40岁的发妻后,又将三个孩子残忍的一一杀害。一个女孩两个男孩。
原本的一家人
其中最小的孩子才9岁,一枪下去,孩子没死,满地痛苦挣扎,凶手最后连开九枪,孩子才终于不动了。
那是个70年代的案子。
凶手杀人后,缜密地剪掉了自己所有的照片,安排好一切后,逃往另一个地方,化名生活,甚至重新娶妻生子。
由于当时的侦破技术有限,一直过了18年,警方才终于在一个电视台主持人不懈的帮助下,将凶手抓捕归案。
看到题主的这个问题,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这个案子。
憎恶跟自己共同生活的所有人,杀光并销毁一切,然后宛若重生般重新来过——这大概是这个问题所能引申到的极致。
然而,为什么。
为什么会讨厌身边的至亲,甚至是自己的孩子。
很多答案都说,孩子做错了事儿,淘气闯祸,没规矩,所以家长难免会讨厌他。
我觉得这种说法还不完全。
作为一个母亲,我也有讨厌孩子的心理,有时甚至想如果没有结婚没有孩子该多好。但我家娃挺乖的,很少淘气闯祸。
所以,我知道这个想法会让人觉得……有些过分。
但事实就是这样。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
你是一个有很多爱好、有很多事情想要去做的人,在你年纪正好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个人,无条件剥夺你的一切闲暇时光,无条件霸占你所有的情绪,无条件每天屎尿屁地让你伺候……之后,岁月如梭,他长大了一点,但仍旧可以无条件依赖你,无条件需要你帮忙,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打断你做的任何事情……
而且,这还不是强迫的,这是你发自内心的紧张他。
他几声咳嗽,你都会把他今天吃过的所有东西盘点一遍;他几个喷嚏,你都要再看三次今天的温度是多少,他穿少了还是穿多了……
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这是一辈子的事儿,这辈子被套牢了。
你们理解这种矛盾么?
你知道这是你的责任,是你逃不开避不掉的一生的责任;但是你的自我仍旧在挣扎,就像一个溺水的人期待新鲜空气一样,期待什么时候能清闲一会儿……
知道为什么那些课外班那么火么?
砸钱让孩子提升是一个方面,花钱买个清净也是其中的原因。
怎么疏解。
拿这几天来说吧,孩子感冒了,其实是小毛病,但我娃娇气,每咳嗽一声都要跟一句“妈妈我好难受。”,一开始我听着确实很心疼,可架不住孩子跟念经一样念不停……
嗯……讨厌……快疯了,怎么这么矫情啊……
“宝贝儿吃药。”我找的是最苦的那一种(同仁堂的口服液总是放糖最少口感最差,效果却最佳,不是瞎给,请大家别误解。),递给他,“咳得这么严重呢。”
看着他吃药的时候愁眉苦脸的模样,我心里的小恶魔打了一个响指,竖起了一个'V’字。
嘿嘿嘿。
要么就是测验不理想,不会的题不停问不停问不停问。
“宝贝,妈妈给你买了一套习题,每天给你选几道练习,错题要记得抄好在本子上哈。”然后我把最难的找出来折磨他。
嘿嘿嘿。
……
其实这种有点相爱相杀的小计俩,治标不治本。正确的疏导姿势是——顺其自然。’
讨厌自己的孩子,这种情绪既然被自己感受到了,就接受它,因为这很正常。
虽然他是你的孩子,但他也是另一个个体的人。两个个体相处,不论多么亲的关系,也会有矛盾,也会有不良情绪。
这种情绪的产生会有很多种合理原因,顺其自然就好。
其实能观察到自己的这种情绪,恰好说明你心底是爱孩子的。
多想想他刚生下来时候的样子,多想想他睡着了时候的样子,心里又会重新变得温柔。
回到最开始的那个极端的案子。
其实,我们偶尔都有想重新来过的念头,不过那个人他实施了。
他的结局是被控五项一级谋杀,在监狱中度过余生,82岁狱中患病死亡。
他杀全家人时,正处在人生低谷——因为性格问题,他丢掉了银行副行长的职位。但他一直没告诉家里,每天佯装上班下班,一段时间后,终于被经济问题压垮,决定毁掉一切重新来过。
讽刺的是,后来被他烧毁的他们家的小豪宅,舞厅有面彩色玻璃棚顶,那是美国著名玻璃艺术大师Louis Comfort Tiffany设计,并留有有亲笔签名,七十年代便价值10万美元,完全可以解决他面临的所有经济问题,而且绰绰有余(这位彩色玻璃大师,就是著名Tiffany珠宝公司创始人的儿子。)。
人生不能重来,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意外。
即便面对生孩子这事儿,我们读了很多的书做了很多的准备,但是在实际操盘的时候,仍旧有各种始料未及、捉襟见肘、狼狈不堪……
但你知道自己责任重大,所以,当事情一次又一次超出你的预期,不产生任何厌倦的情绪,真的很难。
我们只是家长,是普通人,不是圣人。
所以,偶尔讨厌孩子很正常,不必对这种情绪本身有什么愧疚。
重要的是,把这种情绪控制在情绪本身的范围内。
即便此刻你讨厌他到了极点,都不要极端对待孩子,都不要用激烈的词语、冷暴力、热暴力伤害孩子,都不要在这种负面情绪下做任何决定,不要给孩子贴上任何负面标签。
这些标签,包括“自私”“自大”“懒惰”“蠢”“笨”……
我举的例子还是温和的,很多人会说出更过分的词。
伤害和亲子裂痕往往就是在这种时刻产生的,有时候会影响孩子一生。
而当家长的却还以为,自己只是在情绪很差的情况下,说了一些气话。
与大家共勉。
另外,对文中血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这里
彻骨之寒:几乎成功完美犯罪的男人 -ZAKER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