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那年的支教时光
当温度慢慢爬升的时候 我也快离开这里了…
我不知道我该如何切入主题,坐在高铁上的我突然有些鼻酸。
在六盘水支教的生活跟我最初想象的还是有点不一样,物质条件的缺乏没有我想象的严重。孩子们每天都能吃到营养餐(国家的“营养餐计划”),但是当我看见他们一个学期不洗的衣服,和几个月都不洗的头,和很久很久没剪过的指甲之后,我想相比物质上的东西,他们更需要的是爱,是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关心和陪伴。
我是要有多幸运才能遇上这样一群孩子,每一天都充满了惊喜与感动,他们的世界永远都是那么简单、干净,这是我一直所羡慕他们的地方,也是我们成年人永远回不去的“故乡”。
校长和我说:你这一个学期里像个小孩子一样,没有长大。
老师们和我说:你怎么一天到晚都这么开心
我想,只有像一个小孩子,每天都在开心,才能更好的接近他们的世界。
我想融入他们的世界,看看那里是怎样的风景。
所以我会和他们一起玩,一起让其他老师们头痛。
我会对他们开玩笑:你们都是我的第一批小弟。
但是同样的,我也是老师
所以
我会在一个自闭的孩子第一次主动握住我的手,挽住我的手臂时差点哭出来。
我会在看到小丹丹冲我跑过来抱住我的时候嘴角忍不住上扬,哪怕她打人真的很痛。
我会在一天上完七节课后,坚持守着他们把古诗默写两遍,过关人数逐渐攀升的时候偷偷为他们骄傲。
我会在学生奶奶拄着拐棍送我一瓶罐头并拍着我的手背说“老师,下学期你还来可以吗?救救我的孙子吧”的时候苦不能言。
我更会在他们终于学会了知识的时候难以遏制心中的喜悦。
同样我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一名新手班主任,当我的班里九成的同学都是问题家庭的时候,我家访时最常听到的话就是
“孩子他妈跑了,只有我带着,我平时还要做农活,管不了太多”
“他每天回家就在玩,我也管不住他,他爸妈也在外地打工,只要每天按时回家就可以了”
“他爸在他还没出生就走了,妈妈跟别人跑了,就丢给我和他奶,我俩也不识字,所以就请老师…”
每次我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就会轻轻的看向我的学生,他自卑地低下头的时候,我立马变得手足无措,因为我深知我无法改变他的环境,我却知道了他心里最深的伤口,他会怕我对他有异样的看法,我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照顾到每一个脆弱又敏感的心灵,尽力去创造一个让他们没有情感压力的环境,我经常尝试给他们愉悦的课后时间,给他们开展从来没有上过的的音乐课、美术课、生理课,我自己不太会的课程,我就在B站自学,我多想让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可是我毕竟做的太少,他们眼里还没有一个缤纷的世界…
最开始一位即将退休的编制老师给我说“小唐,没必要的,他们很多人这辈子可能都走不出这里,这学期课程紧,把校长安排的任务做完就可以了。”我顿时有点怀疑自己了,不过后来我想了一下,他们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我无法打着为他们好的旗号,去逼迫他们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不过我如果能用我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不是强迫他们一定要走出这里,我只是想让他们看看这个缤纷的世界,不然他们会以为他们所在的就是这个世界的样子…也许这样我来支教的意义就被无限的放大。
自从我第一天得知我接的三个班每科平均分都在25分左右之后我就已经养成每天下午到班里守自习的习惯,给孩子们解疑答惑的同时,分享自己的经历。6月15日这天下午的自习,我给他们分享我手机里的照片,我每放一张照片都能引起他们的震惊,每个人都举手想知道照片的拍摄地点和照片背后的故事。看得出来,我的这群小朋友真的对外界充满着无限的渴望。可最后一排总是有一个声音在重复问我一个地方——南京。“老师,南京是什么样子的呀?”“老师,你去过南京的那些地方?”因为太多人提问,我也只是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了他们。
下课该去吃饭的时候,同学们都走了,我在教室整理着自己的东西,只见有一个同学朝我走来,我问他怎么不去吃饭?他说老师,我想和你讲讲我的故事。我很欣喜,在我看来,一个人只会将自己内心袒露给自己信任的人。
“老师,南京是不是比我们这里好”
“你怎么那么好奇南京呢?”
“因为我妈妈在那里打工。”
“这样啊,那他们过年会回来看你吗?”
“不会,我爸妈在我两岁的时候就离婚了。我一直跟爷爷奶奶住,他们会给我钱。我妈妈在南京打工还组建了新的家庭,我爸爸在贵阳也重新结婚了。所以他们没有回来陪我。”
“那你想妈妈吗?”
“想。”
“你把电话号码告诉我,我给你妈妈打电话。”
“不要…”
他在跟我讲他父母的故事时,像一个小男子汉,仿佛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可当他说最后两句话的时候,他掉眼泪了,我瞬间心疼的不行。我想给他一个拥抱,可这个小男子汉突然害羞起来。我摸摸他的头让他先去吃饭,自己在教室沉默了很久。
自习的时候,我在后面答疑,他过来问我:“老师,我以后会不会孤独,永远都是自己一个人?”这时,旁边的同学都补充道:“老师,他爸爸妈妈不要他了。”我听到以后很生气,对其他同学说不能拿别人的痛苦到处说。转头我告诉他:“你在未来的每个人生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人,你的同学,伴侣,同事,家人都会陪着你,还有你也会遇到老师这样的人,也可以成为你的好朋友。所以你怎么会孤独呢?”下一秒他问我:“老师,我可以把你当哥哥吗?”“当然可以。”看得出来,他很开心。我也很开心,得到了他的信任,更有了一位特殊的家人。
他是一个很努力的小男孩,他告诉我,他会给自己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完成任务才休息。没完成的话晚上他就一个人在卧室里学到凌晨三四点,然后就在桌子上睡觉。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也许就是因为他特殊的经历,让他在同龄人中显得那么懂事。也是这种伤害,让他练就了自己强大的内心,他没有因此而堕落,而是让他成为一个更自律的人。
我希望你一直保持着这份最初的认真,你和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我希望你在哪里都可以活泼积极向上,完成自己的梦想。你第一次英语听写满分的时候问我“老师,我可以做你的英语课代表吗” “当然可以”我亲眼看你从英语37分爬到了94分,但是我知道你写了九个英语本,六支笔才换来的,我对你的努力感到吃惊,更对你的未来充满信心!
和学生发生的故事太多太多,似乎永远也没有一个句号,一个学期的接触把我推进他们的生活,也让我走进了山那边的世界,因为我带了一共一百二十个学生,所以每天自习后的家访成了我每天饭后的要事,每天都会刷新自己对这里的观念,每天都在焦虑第二天的课堂,但是当我真正站上三尺讲台的时候,我似乎又有了前进的勇气,也许这就是教书育人的魅力,我时常谨记疫情期间做志愿者认识的一个支教六年的老师给我说的一段话:唯有老师拥有持久的职业幸福感,才能在教育岗位上迸发出无限的教育热情与教育智慧。但凡把“教师”单纯当作谋生和饭碗的人,很难享受到教书育人的快乐…
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觉得那是我十八年来最快乐的时光。我无时无刻不怀念每天在学校远眺大山与蓝天的时光,以及晨起的阳光洒落在孩子们笑颜上的温暖画面。
支教期间的种种经历与第一次,一定会在心中永远难忘,并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散发光芒。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支教,就是把希望、知识以及爱的火种带到山的那一边,开始时,这也许是一种现象,但往后这就是一种力量。在梦中播下再多种子,也得不到一丝丰收的喜讯;在田野上哪怕只播下一粒种子,也会有收获的希望…
高铁到站了,也代表着我和我的学生又回到了平行线,我也重新回到了“学生”的身份,我的学生继续走向光明的未来,而我转身投向人海…
蹉跎岁月,赠予我丰富的阅历与经验;多味生活,赠予我浓烈的苦辣与酸甜;美妙人生,赠予我宝贵的拼搏与顽强,我想真诚的感谢这段时间所有陪伴我,鼓励我,帮助我的人,谢谢你们的赠予,让我更深的体会生活。
还是学不会告别 希望他们在没有我的日子里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