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多人进ICU!就在你们身边,内江还有这个要小心…

  同学聚会约火锅

  与朋友在街边烧烤

  即使是吃一碗泡面

  总觉得不配上好喝的饮料

  好吃的甜品

  就连美食都变得索然无味

  

  夏日里超好喝的饮品

  颜值超高的甜品

  是畅饮度过这个夏天的关键

  

  @内江人

  你平常有喝奶茶或者其他饮料的习惯吗?

  如果答案是“有”的话,你可要小心了

  注意!高糖饮食易致45种疾病

  刊登在国际权威期刊《英国医学杂志》的这项研究,由我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柳良仁团队完成,他们从8601篇国际医学论文中选出73篇相关研究进行深入分析,评估了糖摄入对健康的影响。

  

  结果显示,高糖摄入会增加18种内分泌疾病、10种心血管疾病、7种癌症以及10种其他疾病(神经疾病、牙病、肝病和过敏等)的发病风险。

  进一步分析发现:

  高糖摄入会导致儿童肥胖症、痛风及高尿酸血症风险分别增加55%、35%、35%;

  每天含糖饮料摄入超过335毫升,会导致代谢综合症风险增加14%;

  每天多喝250毫升含糖饮料,肥胖症风险和2型糖尿病风险分别增加12%、27%,冠心病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分别增加17%和4%;

  含糖饮料摄入与多种癌症风险增加有关,包括肝癌、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每日糖摄入量每增加25克,胰腺癌风险增加22%。

  

  此外, 高糖摄入与儿童患哮喘的风险增加26%相关,含糖饮料和总糖消费量都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风险增加有关;成人含糖饮料摄入量与骨密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风险呈正相关。

  看到这里

  是不是拿着饮料的手微微颤抖……

  

  现实生活中

  也有多人因为喝饮料进ICU的案例

  一位湖南的小伙子,因为长期在电脑前工作,渴了就喝饮料,饿了就吃外卖,很少运动。连续加班多日后,感觉全身无力,随后昏迷。经检查,这位年轻人的血糖高出正常值20多倍、小肠坏死,直接送入ICU抢救治疗。 河南一位23岁女生童童因为不爱喝水,每次渴了就喝可乐,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进而昏迷入院住进了ICU。经检查,医生判断童童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伴有败血症、急性肾损伤、急性胰腺炎、呼吸衰竭和心率不齐等症状。 广西一小伙阿龙,最爱喝奶茶,平均每天最少4杯,多的时候每日6杯。后因多日腹痛、恶心、呕吐,去医院检查发现自己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肾损伤、高钾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脂肪肝、心律失常、急性胰腺炎等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疾病,让他住进了ICU。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提出

  成年人需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

  每天不超过50克

  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而一瓶500毫升的可乐

  就可以摄入53克的糖

  每周含糖饮料摄入量

  不要超过355毫升

  

  不吃甜忍不住?不戒糖小妙招

  根据世卫组织建议,成年人和儿童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应该降到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最好能降到5%。

  不戒糖的情况下,怎么才能健康吃甜?

  01

  放在正餐前吃

  国人普遍糖代谢能力较差,吃太多甜食会加重代谢负担,诱发肥胖。吃饱后再加一份甜点,易热量超标。实在想吃甜点,建议餐前吃。

  02

  控制总摄入量

  按轻体力活动女性每天1800千卡总热量来计算,糖摄入量大约是45克,但最好能控制在25克以下,儿童更要尽可能少摄入。

  可以逐渐减量,例如,原来在咖啡中加4勺糖,这周减到3勺,下周减到两勺。还可以请家人或朋友提醒、劝阻,以免自己控制不住。

  03

  不要错过正餐

  一顿正餐不吃或两餐间隔时间太长会造成血糖下降,会增加对甜食的渴望。三餐规范也是非常重要的,每隔3~5个小时就该小量进食一次。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一餐中吃得过甜,建议在接下来的一餐中,补充大量的膳食纤维、低脂食物。

  

  为了将大量的糖和脂肪代谢掉,还可以多吃绿叶蔬菜、粗粮粥或豆粥、甜味较轻的水果。

  04

  减少甜味食物

  实在喜欢喝甜饮料,可以选择无糖或低糖(≤5克/100毫升)的种类,还可以把有甜味和没甜味的食物一起吃,例如,无糖酸奶和香蕉一起搅拌了吃。

  

  烹调时少加糖(如蜜汁、糖醋),可多用一些调味料(如醋、大蒜)来提味,如果喜爱甜味,可以用有甜味的食物(如菠萝、红枣)来代替白糖等添加糖。

  05

  关注食品热量

  营养成分中每份或每百克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食物本身和添加糖的总和。每百克含有添加糖10克以上就属于高糖食物,5克以下才属于低糖食物。

  

  蛋糕房和甜品店的甜点往往没有具体的产品成分表,自己更要控制好热量。如饼干类甜点最多吃三五块;奶油蛋糕每次只吃一小角。

  06

  搭配白水温茶

  吃甜点时不要搭配饮料,应多喝白开水、茶水,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甜腻感,还能因甜点吸水而增加饱腹感,从而避免吃太得过多。

  

  大千妹儿再次提醒

  饮料大家都喝过

  但可千万不要贪杯哦

  不要由于喜爱而喝太多或长期喝

  更不能完全当水喝!

  还有一些“高端饮料”千万不能碰

  它们看似平平无奇

  实则是添加了有毒有害物质的新型毒品

  不法分子打着“快乐水”的幌子

  让人们放松警惕

  稍不注意就容易跌入“毒坑”

  吃甜须警惕!新型毒品的“高级伪装”

  “可乐”

  

  伪装成“可乐”的新型毒品,由冰毒、摇头丸、氯胺酮等毒品混合而成。外包装跟普通可乐没区别,但吸食微量就会致人产生幻觉,引起发狂症状。

  与冰毒相比,这种新型毒品的市场售价高出冰毒10倍,吸食方法不同,对人体危害也更大。

  “咔哇潮饮”

  

  “咔哇潮饮”是一款“网红饮品”,号称可作为酒精的替代物。此类饮品被检测含有的实际成分是γ-羟基丁酸,是我国规定管制的第一类精神药品。

  滥用γ-羟基丁酸会造成暂时性记忆丧失、恶心、呕吐、头痛、反射作用丧失,严重的会导致失去意识、昏迷及死亡。

  “花瓣味果汁”

  

  “花瓣味果汁”是含有γ-羟基丁酸的新型毒品。少量γ-羟基丁酸就能在短时间内使人产生昏睡效果,并且醒来后会对昏迷过程失去记忆。

  长期服用γ-羟基丁酸会产生依赖,引起头痛、呕吐、呼吸抑制等症状,与酒精并用更会加剧其危险性,严重时会致人昏迷甚至死亡。

  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出门在外,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饮品、香烟等

  长期离开视线的饮品、食物最好不要再食用

  即使是认识的人也要保持几分警惕

  要记住,熟人也有很大的作案几率!

  防止“饮料”里被下药!

  还有这几个防身小技巧收好了~

  1、不要独身出入复杂的场所

  尽量不要独自一人到酒吧、夜店等一些环境比较复杂的地方。

  2、保持联系

  如果单独和异性出门,一定要和一个信得过的人保持联系,如每隔几分钟就给他发一条信息,并且交代他如果半小时内没有收到你的消息就给你打电话,联系不上就报警。

  3、察觉不对,立刻报警

  如果不慎被迷,在药效发作的15~20分钟内可能会有头晕、四肢无力的症状。察觉到不对劲的第一时刻一定要尽快争取时间,利用时间差,拨打110报警,或者向周边的人求救。

  4、积极配合警方取证

  万一不幸被侵犯,应该首先保证自身安全,然后及时报警,寻求帮助,积极配合警方取证。

  新型毒品花样多

  提高警惕,学会防范

  莫让不法分子趁机“钻空子”!

  

  来源:科普中国、中国禁毒、阳光泉城、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