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男孩不像爸爸?亲子鉴定全家大惊失色,怀疑两年的疑云揭开!
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个人的血脉联系着他与子孙后代的关系,不仅性格相似,外貌也多多少少有些相似。尽管也有一些父子之间完全不像的情况,但在生活中并不常见。
然而,在浙江浦江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家庭伦理纠纷。一个儿子在婚后遭遇车祸导致精神病,而他的妻子却成功生下了一个男婴。当儿子的母亲带着孙子外出时,邻居说了一句令人意外的话:“这孩子看着不像他爸。”

这个故事发生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的张健(化名)家。张健和妻子是自由恋爱后结婚的。然而,婚后的第一年,张健遭遇了一场车祸,幸运地保住了性命,但却患上了精神疾病,被医院鉴定为三级精神残疾。
这件事严重影响了他与妻子的关系。妻子陈锁多次提出离婚,但在双方父母的劝说下,他们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然而,在婚后的第二年,陈锁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小阳。
张健的母亲刘阿姨以为这个孙子的出生能够让儿子和儿媳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没想到陈锁竟然再次提出离婚。

这次陈锁说服了自己的父母,一家三口都支持离婚。尽管刘阿姨不愿意,但陈锁起诉法院申请离婚。最终,陈锁如愿以偿地和张健离婚,并对夫妻双方的财产和儿子的抚养问题进行了分割。
在他们婚后购买的一套房产中,房子归小阳所有,陈锁因为照顾小阳而享有永久居住权。至于小阳的抚养,由陈锁负责,张健每月需要支付抚养费,直到小阳成年。另外,夫妻共同拥有的一辆车也归陈锁所有。
可以说,这次离婚对张健来说几乎一无所得,无论是房子、车子还是儿子。为了弥补对张健的损失,陈锁表示允许刘阿姨经常来看孩子,有需要时也能帮忙照顾孩子。尽管刘阿姨心中不满,但一想到能够见到宝贝孙子,只能勉强答应。

然而,就在刘阿姨带着孙子外出散步时,意外发生了。当时刘阿姨遇到了久未见的邻居,两人聊了很久。临走时,邻居仔细观察小阳,说了一句让刘阿姨久久不能释怀的话:“这是张健的儿子吗?怎么看着不像他爸啊?”
刘阿姨并不会对孙子不像儿子过多怀疑,但因为儿子发生车祸后患上精神病的情况很不寻常,所以她开始怀疑了两年。特别是在孩子出生后不久,陈锁提出离婚并分割财产,这一行为也非常可疑。
为了弄清楚真相,确定孙子的真实身份,刘阿姨决定进行亲子鉴定。她提前收集了儿子和孙子的毛发和血液,带去了鉴定中心。经过鉴定,刘阿姨终于知道了真相,但鉴定结果让她们一家当场崩溃。
果然,孙子并不是儿子的亲生子,刘阿姨拿着鉴定结果找陈锁对质。然而,陈锁对鉴定结果的权威性不认可,并指责刘阿姨弄虚作假,只是为了要回房子。面对此情此景,刘阿姨也毫不手软,同样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和儿子的权益。

最初陈锁提起了离婚诉讼,如今却形势逆转,她从原告变成了被告。刘阿姨认为,陈锁在婚姻中出轨并背叛了自己的儿子,还与别的男人生下了孩子,并谎称是儿子的骨肉。因此,刘阿姨要求重新分割财产,并向陈锁索取赔偿。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以及其他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离婚损害赔偿。
法院进行了调查,确认小阳确实不是张健的亲生子,陈锁的婚内出轨属实。然而,陈锁并不属于有其他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情况,因此刘阿姨的索赔要求被驳回。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双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配就变得不再合理。考虑到房子和车子已经转移所有权,法院决定判决陈锁向张健支付财产分割款。
总结起来,房子和车子的总价值约为100万元,陈锁是过错方。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在分割财产时,应采取少分原则。因此,法院判决陈锁赔偿张健68万元的财产分割款。该判决已生效。

此外,由于张健不是小阳的亲生父亲,他也没有抚养义务。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只有亲生父母或养父母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由于张健既不是小阳的亲生父亲,也不是养父,因此他不需要支付抚养费。
这样的结局对陈锁来说出乎意料,也许她心中最初的计划是和别的男人生下一个孩子,然后与张健离婚。离婚后,她能保留车子,房子也归小阳所有,甚至还能让张健为孩子付费抚养,一举三得。
然而,她的计划和阴谋最终没有实现。邻居无意间的一句话揭示了真相,也彻底破坏了陈锁的计划。不知道陈锁是否后悔让刘阿姨照顾孩子。如果当初刘阿姨没有带孩子出去散步,或许她能以瞒天过海、过河拆桥的方式达成目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