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3个“伪聪明”特征的孩子,长大后多半都不孝顺,别惯着!

  “三岁看老”的古人智慧是有道理的,长大后不孝顺的孩子,小时候就能看出端倪。

  

  前段时间,我去朋友小汪家做客,小汪很热情拿出水果招待我们。

  没想到,小汪三岁半的儿子冲了过来,奶声奶气抢过水果抱在跟前:“这是我爱吃的水果。”

  小汪好笑地赶儿子:“去一边玩,妈妈跟阿姨聊会天。”

  孩子禁不住玩具的诱惑,倒是乖乖离开了,但是离开前的一个举动,却让我惊呆了。

  小汪的儿子伸出小手,数了一遍:“一、二、三、四、五……一共有五个,妈妈你不准偷吃哦。”

  小汪的婆婆在一旁得意地表示:“这孩子聪明得很。”

  

  听闻此话,客人们都只好跟着附和,小家伙于是更加得意了。

  虽说我不能武断地说,小汪的儿子长大后会不孝顺,但是这种习惯不加以制止,很容易就长歪了。

  因为幼时习惯的影响,很容易为他们长大后不孝埋下伏笔。

  

  如同我远房一位表哥,三十好几的人,嫌弃父母没收入拖累了自己,狠心把父母都赶回了老家,一年到头连电话都不打一个。

  架不住亲戚圈里对他指指点点,春节回家一趟,待不了两天不说,回家还要把父母辛苦养的鸡,种的菜给带走。

  为何这位表哥会如此自私自利呢?就跟他从小养成的习惯有关。

  因为他父母老来得子的原因,对他极为宠爱,家里好吃的、好喝的,都是他的专属,谁也不敢跟他抢。

  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他成年后,他还是认为自己该享受,父母就该为他吃苦。

  

  这就是因果!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如果你发现你家孩子也有这三种“伪聪明”特征,那么大概率长大后会不孝顺,千万要及时纠正,别惯着!

  一、吃独食

  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疼孩子,好吃好喝都让着孩子,这很容易养成了孩子吃独食的习惯。

  有的家长觉得无所谓,孩子嘛,吃点东西难道还跟他斤斤计较?

  

  正是因为家长的纵容,很容易滋养出孩子自私自利的性格。孩子唯我独尊,不考虑父母的感受,等到父父母年老体衰的时候,孩子根本没想过孝顺,反过来还要想方设法在父母身上扒一层皮。

  

  【对策】:

  父母自小就要灌输孩子,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有好吃的,好喝的,父母不会漏掉孩子这一份,相反,孩子有好吃好喝的,也要想到父母。

  二、不尊重长辈

  有的孩子天生“巧舌如簧”,父母批评他们几句,他们反过来就会数落父母,更有的是跟父母破口大骂。

  虽然这年头,我们都倡导家长不要摆架子,放低身段跟孩子做朋友,但一个家庭长幼秩序还是不能打破,长辈就是长辈,没有小辈可以当面顶撞长辈的道理。

  

  尤其是婆婆、爷爷、外公、外婆,老一辈心疼孩子,哪怕孩子有一些出格的行为,也包容着不说,甚至还沾沾自喜孩子有口才。

  试着想一下,小小年纪就敢顶撞父母,长大了哪还得了?

  

  【对策】:

  对于不尊重长辈的孩子,千万别惯着,一定要及时指出他们的缺点,适当给予他们处罚。如果下次还有类似的行为,处罚应该加倍,一直到孩子彻底不敢在长辈面前放肆为止。

  三、推卸责任

  有的孩子就是有睁眼说瞎话的本事,明明是自己闯了祸,但是拒不承认,想方设法找借口推脱给其他人。

  有的父母会认为,自家孩子懂得为自己开脱,这是好事啊?但实际上,一个连做错事都不敢承担的孩子,能够承担得起未来父母养老的责任吗?这样大的麻烦,还不趁早脱开。

  

  【对策】:

  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不要急于去批评他们,否则孩子因为害怕挨骂、挨打,下意识就有逃避心态。孩子闯祸了,父母跟孩子一同承担责任,让他们亲自去感受,什么是承担后,比任何说教大道理都管用。

  

  在新生代父母看来,养儿育女又不是冲着为了养老而去的,长大以后跟孩子各不相欠,至多住进养老院养老。

  且不说伦理的问题,站在道德角度,孝顺父母、感恩父母不该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吗?难道父母含辛茹苦,就是为了换来一个“白眼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