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血续命再添铁证?美加州大学:置换8次血液,生理年龄回溯54%
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家高端医疗会所内,硅谷大亨布莱恩·约翰逊正拉着自己的儿子和父亲踏入诊室。
17岁的儿子沉默地向病床上躺去,45岁的布莱恩也熟练脱掉上衣,迫不及待地看向仪器导管中,儿子的鲜血正源源不断涌入自己的身体。
随后同样的操作,也在70岁老爹的身上重演。短短4个小时,祖孙三代的血浆互换即大功告成。布莱恩还骄傲地宣称:我们家这可是全球首次!
约翰逊一家骇人听闻的行为,迅速受到多家媒体报道,引发不小争议。有人认为是“新兴黑科技”,也有人表示“纯粹智商税”。不过,科学界近年来的诸项研究似乎指明,某种意义上,血液的确是一种“青春之泉”。
1. 换取年轻血液?老年小鼠青春焕发
现代科学关于换血的讨论,最早可以追溯至2005年,美斯坦福大学的Irina Conboy教授在《Nature》发布研究,首次证实了年轻血液对于扭转衰老的积极作用。
团队利用“连体共生”技术,使老年鼠与幼年鼠进行血液共享。7天后,神奇的迹象发生了:注射年老血液的幼年小鼠,在滚轮上没跑几圈便显出疲态,体能变差,耐力变短。而注射年轻血液的老年小鼠,却如打了“鸡血”般精力旺盛,坚持时长远胜同龄小鼠。
研究一经出炉,便在学界引发热烈反响。但由于当时医疗条件不够发达,加之技术存在伦理问题,也就不了了之。
15年后,加州大学的Steve Horvath博士重启实验,并再度斩获新进展。团队发现,老年鼠与幼年鼠之间进行8次血液共享后,老年鼠体内的心脏、肌肉、肝脏等老化机能平均恢复了54%,相当于60岁的人类回溯到28岁的状态。
2. 人类尝试太危险!美官方直接叫停
有了科学的背书,心怀“不老梦”的硅谷富豪们如“脱缰野马”般行动起来,宁可“拿命赌命”,也要“重返20”。除布莱恩三代人以外,硅谷风投大亨彼得·蒂尔也不惜每季投入40000美元,只为豢养18岁的少年“血童”。
不仅如此,他还对生科初创公司Ambrosia进行注资,专为这一疗法开展实验项目:35岁以上的“接收者”只需花费8000美元,即可获取25岁以下“捐献者”体内的新鲜供应。知情人士透露,此项实验之火爆,甚至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
随着换血之势愈演愈烈,美国FDA坐不住了,将这一疗法紧急叫停。因为年轻血液“返老还童”的效果,只在小鼠身上得到部分验证,无法保障推及至人体的安全度,同时还存在伦理道德上的难题。
同样将“机体年轻化”作为研究方向的梅奥诊所,随后发现“心维益”类清除技术,可使70岁老年受试者在口服3周后,运动耐力提升54%,心疲、气弱等身体机能得到显著改善。
这项科技在日企Bioagen的科学家手中得到进一步成果转化,通过清除血管内“垃圾”,激发血管内皮细胞活力,同样能够减缓机体衰退,助力血液健康流动。
资料显示,“心维益”中物质是由天然植物及食材提取复配。素以严苛著称的日本JFRL安全检测,短时间内颁其认证,只期“健康老去”的观念能够推及至广大国民。随后,它借助京東等渠道流入国内市场,业内分析称其远期市场潜能或达千亿。
对于我国常年熬夜爆肝的2亿白领人群而言,由于身负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担,温和、安全的新兴科技“心维益”颇具吸引力。翻阅评论区,不少国人表示:“其实人到了中年,年龄焦虑是有的。领导客户都在尝试,我不愿只有自己看起来老了20岁!”
这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大的筹码。同样为“续命”而狂的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其选择就比彼得·蒂尔更为慎重。他深知生物科技发展的任重道远,投资30亿成立Altos Labs专研于此,招揽4名诺贝尔奖得主入股团队,而非亲身“上阵试法”。
3. 天平的两端:科学与伦理
科学研究与伦理道德上的分歧,始终是现代科技的重要议题。正如中科院的发文呼吁:“生物实验的目标与初衷,从来不都是让生命失去平衡!”不论布莱恩的“疗法”起效与否,他们所饱受的非议始终不断,也引起千万普通大众的隐忧。
华尔街投行Merrill Lynch研究报告指出,2020年代的医学知识,以73天增长100%的速度飞速发展。人均寿命100岁的时代,已迫在眉睫就要来临。
条条大路通罗马,随着基因编辑、脑机接口等抑衰新星的“登场”,这一预测正阔步而来,使人类延年益寿的天空上充满星光:人人健康老去,而非将一人的欲望建立在他者的安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