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为啥男的都以为我看不懂《信条》?
原标题:为啥男的都以为我看不懂《信条》?
//
嗐,要我说啊,大家同样是坐在电影院看的,其实没必要秀出什么观影优越感。要是人家什么都没问,你上来就一顿画思维导图梳理逻辑,那确实是有点招人烦。要是对方看不懂,向你真诚发问,那再展开分析分析也不迟。
这回《信条》上映,给各位朋友整的都怪紧张的。仿佛这部电影成了个智商区隔的分水岭,看了没看懂,就是脑子不好使。看了看懂了,那就是智商过人的观影小天才。
我觉得这倒是大可不必。
导演诺兰最爱玩的游戏,就是用物理概念的外壳,来包装“爱”。不管是《盗梦空间》,还是《星际穿越》,你细品,无一不是如此。
《盗梦空间》中,小李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赎罪。关于爱情,他有放不下的执念,关于孩子,他有极大的愧疚。梦境只是他的手段罢了。
《星际穿越》中,马修饰演的父亲忍痛告别了女儿,去拯救糟糕的世界。可最终还是因为这场父女情的力量,才得以让这场拯救最终成功。
所以说看电影的时候,男女朋友之间去秀智商的优越感没啥必要,因为烧脑就对电影望而却步也没啥必要。比起庞杂的思维导图讲解,倒不如互相聊聊,你们从自己的视角中,对于诺兰表达的「爱」,到底都看懂了什么。
(以下为个人观后感,涉及剧透,介意者勿读)
电影的前二十分钟,对于主角的性格塑造起了极大的作用。但在我看来,电影主线真正走上正轨,其实是从上图的那一幕开始的。
在男主角的视角中,这是他第一次遇见尼尔。但从尼尔的视角中可并非如此。事实上,他已经认识男主很多年了,俩人并肩作战,对彼此的了解都很深,哪怕是饮品这种微小的偏好,喜欢可乐而非苏打水,都熟记于心。
电影结尾的对话也能印证这一点,离别之时尼尔对主角说,这并非是他们的第一次相遇,他在起点等着主角。(原话不记得了,大概是这个意思)
这绝美的兄弟情,简直想让人拍手大呼一句浪漫!铁血!好兄弟一生一起走!
《信条》上映至今,有越来越多人锁死了这对CP,倒是也不难理解。这为了兄弟赴汤蹈火的劲儿,很难不让人动容,爱了爱了。
当然,诺兰向来会在一部电影里融入不止一条感情支线。除了尼尔和男主的兄弟情之外,片中凯特与老公的反“婚姻PUA”斗争,以及凯特对于儿子的抚养权争夺,都算是情感线的亮点。
凯特的女性意识在影片中是逐渐觉醒的。
顺便说句题外话,饰演凯特的女演员,德比齐实在是太美了。190cm的身高在片中太出挑了,举手投足的优雅引得我身边所有看完电影的男性都会惊呼一句她好美。
甚至还有人将这部电影作为“成年人的智商考核”,数理化不好的,就被劝诫别进电影院了。
毕竟这部电影是我觉得这个院线档期中,甚至是本年度,最值得一看的电影了。
头图/阿仁Aaren
插图/《信条》
「今晚22:22的报时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