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妹,又名苏八娘,苏轸,究竟是苏轼的姐姐还是妹妹?

  苏轼故乡人,怒答!

  你知不知道这里的学校有多变态……读书的时候给我们发了三本书,一本苏东坡诗文集,一本故事集,一本安全教育。

  里面有很大的篇幅都有猪小妹……苏小妹这个人物。

  苏东坡简直妹控……和尚佛印请游玩,他要带妹去!

  被人教训了怎么办?问妹妹呗!

  和人吟诗作对都不带老婆的!他带苏小妹!!!!苏小妹!!!!

  但这本故事集很扯……写的故事很吊!

  让我感觉这本书就是编出来……因为历史上根本没有苏小妹这个人物!都是段子手的功劳!是千千万万个段子手用自己的智慧和文字谱写了一个个美丽的传说!鼓掌……

  附上一个故事集里面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是最早食用香肠的人!!!你造吗?香肠是为了苏东坡才出现的!!!!

  话说,苏东坡这个人,特别爱惹事,经常住牢里。

  有一次,直接得罪了皇帝,被打进天牢。皇帝很生气……把以前的软卧给换成了草炕……

  苏轼在阴暗的地牢里,吃不好,又睡不好!没过几个月,身体一垮,人一下子就要不行了!

  在京城的一个屠夫,是苏东坡的小迷弟……听见欧巴要飞天了……想要看望欧巴……

  就带上了好酒好菜,打算给苏东坡送去。

  但屠夫转念一想,这好酒好菜要是被狱卒看见了,偶像还能吃的着吗?不行!得想办法!

  过了几天……苏轼在牢狱里面,狱卒突然甩进来一个竹篮,上面盖了一层蓝布。

  狱卒阴阳怪气的笑道:“快吃吧!有人给你送‘好东西’来了!桀桀!”

  苏轼饿的发慌,赶忙把东西打开一看。

  “妈卖批的!!龟儿的,全是狗日的猪下水!日你妈也!那个日龙包娃儿送的嘛!老子日死你先人!”

  篮子里摆满了的全是没有洗干净的猪下水,还有一股猪屎味儿!!

  苏大人默默无闻地提起小竹篮,又去蹲墙角了……

  晚上,苏轼饿的流口水……实在睡不着……翻过来又翻过去。

  无意间踢翻了竹篮,忽然闻见一股阔别已久的味道……一股肉香!

  苏东坡赶紧把竹篮上的猪下水翻开,发现竹篮下面全是用猪肉填满的猪肠子,大致有铜钱大小!

  苏大人饿的眼睛发绿光,拽起一根就咬下。

  “嚯!酸酸甜甜的,好像初恋的感觉啊!”

  苏大人狼吞虎咽的吃完,仰头望着漆黑一片,满含热泪的感谢这个送东西的人!

  真他妈是个淫才!

  自打那天起,牢里经常半夜就会传出耗子啃东西的声音。

  没多久,皇帝又想苏东坡了,就把他给放了。

  苏东坡一出狱就打听到送他猪下水的人是西门的一个屠夫。

  苏轼前往屠夫家中,感谢了屠夫的义举,送了两贯铜钱作为谢礼。

  又向屠夫询问了这东西的做法,后来回到故乡苏轼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辣椒之类的,将其改良命名为“香肠”!

  从此香肠在大江南北传播开来,只不过南北方向在香肠的口味上争执不休。

  苏轼的老家南方坚持改良版的“香肠”

  屠夫老家广东坚持正宗原味“甜香肠”

  两派相爱相杀 ,谁也不服谁,干脆划江而治。

  从此神州大地的美食流派彻底分割为两个大的阵营。甜咸之争由此展开……

  

  从前一个回答大家就知道苏东坡故事有假了,辣椒都没传到中国,苏东坡怎么把辣椒加到香肠里面的

  看看林语堂是怎么说的吧(图片来自《苏东坡传》)

  

  严格来说没有苏小妹,只有苏八娘,是苏轼苏辙兄弟二人的姐姐。苏小妹只是后世戏说里面虚构的人物形象。苏洵共有三子三女,长女早夭,次女早夭,都没有留下名讳;长子苏景先,早夭;幼女苏八娘;次子苏轼;幼子苏辙。

  苏洵《祭亡妻文》:“有子六人,今谁在堂?惟轼与辙,仅存不亡。”

  欧阳修《苏明允墓志铭》“(苏洵)生三子:曰景先,早卒;轼,今为殿中臣直史馆;辙,权大名府推官。三女皆早卒。”

  苏轼的确有一个长他1岁的姐姐苏八娘,在程夫人的墓志铭、苏洵的作品中都有出现。苏八娘16岁依照当时的习俗嫁给程夫人哥哥的儿子程之才,却惨遭夫家虐待,18岁便结束了短暂的一生。苏洵在《自尤(并序)》详细讲述了事件的前因后果,字里行间无不自责,悔恨异常。

  司马光《程夫人墓志铭》:“幼女八娘,聪颖爱学,为文可观。”

  苏洵《自尤(并序)》:“女幼而好学,慷慨有过人之节,为文亦往往有可喜。既适其母之兄程浚之子之才,年十有八而死。”

  三苏故居——三苏祠里,也有八娘伴母的雕像,所以说苏轼有个姐姐,名曰苏八娘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苏八娘是否是苏小妹的原型,个人认为还有待考究,或者说个人认为苏小妹是以苏轼本人为原型创作衍生的更为可信。

  首先,三苏父子,远赴汴京赶考,声名鹊起那一年苏轼21岁,也就是说他的姐姐苏八娘已经去世4年了,再等到后来三苏父子名满天下之时,苏八娘已经去世更多年了。因此“苏小妹三难新郎”、“苏小妹戏佛印”等戏说故事根本没有成立的基础。别说苏轼认识秦观时苏八娘已经去世,就说苏轼比秦观大12岁啊,细究起来你就会发现秦观娶了比他大13岁的苏八娘,在那个时代,你逗我??

  其次,苏轼与苏辙兄弟许许多多的往来诗篇、书信中从来未曾提及过这个姐姐苏八娘,可见苏八娘的存在感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高。即使父亲苏洵说这个女儿为文亦往往可喜,但是她并没有什么突出的代表性作品或者事件,值得后人在戏说里反复传唱,不断塑造经典形象。

  再者,多创造一个苏小妹的形象,传达苏轼的姐姐也有不输常人的聪慧,为苏家门楣添金也没有太大必要。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美名,已经足够苏家的故事流传千古,为人人津津乐道了。

  最后,苏小妹的形象永远是伴随着苏轼个人而展开故事情节的,没有苏小妹与其父苏洵的故事,亦没有苏小妹与苏辙的故事。私以为这一现象其实已经很明显地传达了“苏小妹的形象是为了辅助苏东坡这一人物形象而诞生的”这一信息。那样的天真浪漫,那样的聪颖慧黠,那样的才思敏捷,那样 的博闻强识,不正是苏东坡本人吗?

  是苏轼的姐姐,准确来说,是苏轼的三姐。

  苏洵《祭亡妻文》中说:

  “有子六人,今谁在堂?惟轼与辙,仅存不亡”。欧阳修《苏明允墓志铭》也说:

  “(苏洵)生三子:曰景先,早卒;轼,今为殿中丞直使馆;辙,权大名府推官。三女皆早卒。”说明苏洵生有苏轼兄弟姐妹一共有6个人,三男三女,除了苏轼和弟弟苏辙外,其余4人都早早去世了。

  其中苏洵的《自尤诗》就是讲这个幼女苏小妹的。

  “壬辰之岁丧幼女……年十有八而死”壬辰之岁即宋仁宗皇祐四年,说明苏小妹死于皇祐四年(1052年),去世时十八岁。由此,推测她出生在1034年。

  苏轼则出生在1037年。因此,苏小妹应当是他姐姐。

  这一点,苏轼《乳母任氏墓志铭》中也提到了:

  “赵郡苏氏子瞻之乳母任氏名采莲,眉之眉山人。……乳亡姊八娘与轼。”也说明苏小妹是他姐姐。

  苏小妹从宋代开始就出名,到现在。

  元代吴昌龄的杂剧《东坡梦》、明代冯梦龙的小说《醒世恒言》,清代李玉的传奇《眉山秀》,都讲了她的故事,都说她是苏轼的妹妹,嫁给了著名词人秦观,她的故事都是喜剧。

  实际上,秦观生于皇祐元年(1049年),苏小妹去世时,他才四岁,不可能跟苏小妹结婚。

  而且,秦观《徐君主簿形状》里说:

  “(徐成甫)女三人,曰文美、文英、文柔。……以文美妻余。”说明秦观的妻子名叫徐文美,并不是苏小妹。

  人们愿意把苏小妹的故事编成有趣的喜剧,很可能是因为现实当中,她的故事实在是悲伤。

  苏小妹是四川眉山人。

  当时,四川眉山嫁女比较流行嫁给母族。

  苏小妹就嫁给了舅舅的儿子程正辅,出嫁时十六岁。

  夫家待她比较严苛,她日日寡欢。

  十七岁生子,并身染重病,但夫家根本不予诊治。

  没办法之下,苏洵夫妇前去把女儿接回了家,经过精心治疗,几十天后,病情稍有好转,喉中仍是喘息声不断,但是勉强可以吃进一些东西了。

  这时候刚生下的儿子还很小,夫家来人怒斥她“不归觐”,之后抢走了她的儿子。

  苏小妹病中哀伤惊惧,起坐无语涕满巾,很快,重病复发,三天后不救而亡。

  她死后,苏程两家就闹翻了。

  苏洵在《苏氏族谱亭记》中痛斥程家为“州里之大盗”,八年后还写下了那首哀伤不已的《自尤诗》。

  苏洵的妻子程氏夹在中间,为难伤心,之后也去世了。

  大概就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