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大盗自学5年鉴宝:盗69件国宝价值6亿,8个报警器一夜未响
身为《盗墓笔记》骨灰级粉丝,小编对古玩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不过,盗墓是见不得光的行为,还是违法的行为。毕竟那些宝物都是属于国家所有的。
虽然拥有这些古玩以后万事无忧,但是普通人也只是停留在想一想上,但是还真有人敢去倒卖国宝,从29岁自学5年古玩鉴宝,盗69件国宝价值6亿,简直猖狂至极,他还是大学毕业,算是典型的高智商犯罪了。按理说他拥有大好前途,为什么最后却选择倒卖国宝呢?
一、容易毁掉人的习惯
大家一定都想知道这个胆大妄为的人到底是谁吧,他就是刘浓军。一听名字也是那种平平无奇的人,可是他的事迹足以震撼全国。刘农军是湖北人,从小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聪明。而他从小就显得比一般小孩老成,如果是懂事的孩子就好了,可惜刘农军从小手就不干净,总想偷别人东西。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对于刘农军来说,小偷小摸似乎都是正常的事,加上没有父母的管教,刘农军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是不对的。习惯成自然,刘农军逐渐染上了偷摸的恶习,尽管小的时候偷得东西都不值钱。但是伴随他长大以后,刘农军凭借聪明头脑考上了公安学校,前途一片光明,但是他居然将主意打到了学校公共设施上,学校查到以后就把他给开除了。
这个时候,刘农军已经尝到了甜头,他不甘心人生就这样度过。于是他开始发奋努力考大学,最后还真考上了本科学校,成为了一名大学生。这四年他倒是很老实,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现实却不是这样。
原来刘农军迷恋上了古玩,毕业以后还花了将近五年时间去研究鉴赏古玩的知识,到最后还真成为了一个鉴宝师。慢慢地刘农军想要更进一步触摸这些宝物,可惜这不是他能够拥有的了的,尤其是国宝,那些放到博物馆的宝物,这让刘农军心痒难耐。
然后刘农军因为这样一个偷摸的习惯,开始觊觎国宝,甚至不惜违法盗取,没想到会成为改变他一生的转折点。
二、一条道走到底的人
接下来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刘农军开始在心里谋划。本身刘农军身边就不缺狐朋狗友,他把自己想法告诉了朋友,还真得到了支持,于是他们就想要倒卖文物,他们首先将目光放到了博物馆。
要知道在那个技术落后的年代,计算机都刚兴起,更别提所谓的监控设备了,而刘农军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再加上黑市上倒卖文物的不在少数,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刘农军有些急不及待,想要大捞一笔的冲动愈演愈烈。
然后刘农军就开始小试牛刀,先将目光放到了县城的小型博物馆上,在接连得手以后,刘农军开始不满足现状,他这人很自负,有点看不上那些不算值钱的文物,他将目光放到了河南的博物馆。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河南开封作为曾经的都城,自然有很多文物存在,尤其是开封博物馆里的文物特别多,历史悠久,甚至好多都是无价之宝。
刘农军下一个行动目标定位开封博物馆,甚至为了这次行动,连天气条件都考虑进去了,选择了一个雨夜盗取文物。为了更好达到目的,刘农军甚至提前踩点,花大价钱买了很多作案工具,只是为了方便逃跑和装文物,他还去买了一辆车。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接下来刘农军就等待下雨好混淆视线,方便运东西。
就这样,刘农军的贪心将他带入欲望的深渊,等待他的自然是法律的制裁,可惜他一点也不在意,甚至还有点兴奋,他觉得自己即将成为亿万富翁,结果最重要,过程完全不在意,他坚持一条道走到底,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显然刘农军在法律边缘试探早晚会被惩罚的,毕竟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果不其然,行动的那天下了一场大雨,刘农军一伙人就趁下雨将博物馆洗劫一空,然后坐上车火速离去。这边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毫不知情,因为刘农军事先就破坏了报警系统,等到第二天工作人员上班,看到博物馆满地狼藉,迅速报了警,毕竟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工作人员也明白这件事有可能是团伙作案,要不然不可能将东西搬的一干二净,一个人怎么可能呢?
一开始,刘农军的完美犯罪可是难倒了警察,皇天不负有心人,在警察接连盘问下,终于发现了犯罪线索,并找到了涉事车辆和嫌疑人。在审问的时候,嫌疑人将刘农军也供认了,而此时刘农军早已经带着文物去交易,甚至都已经找到了买家,就等着把东西交给对方。
就这样,刘农军被警察抓住,他居然还不服气,还对警察进行挑衅,他认为自己的犯罪行为近乎完美,要不是被同伙背叛自己不可能被抓到。
即便到了最后,刘农军还是不知悔改,在他眼里,那些文物已经是他的战利品,要知道他盗取了六十多件文物,价值6亿。高智商的犯罪真是太可怕,连思想都病态了。最后等待刘农军的便是更严厉的惩罚,估计他到最后都不愿承认自己错了,估计后悔也来不及了。
四、总结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让心更加坚定,这就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觊觎。是你的就是你的,别人想抢都抢不去。但是如果你想要更多的东西,甚至为了满足自己去抢别人的东西,这就是犯罪的开始。
在小编看来,刘农军小时候就偷偷摸摸,没有人及时制止他,才酿成了大祸。父母们真应该要谨记教训,一定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要因小失大。要明白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人生来就是坏人,孩子都是需要家长的引导,才能更好地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