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再次弯道“超车”!33马赫高超风洞已建成,领先欧美至少20年

  就在月初,央视就曾向全世界宣布了一件事,我国的JF22高超音速风洞已经建成,但这事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水花,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件事。

  然而,我国的研究员韩桂来却直言:这技术起码领先美国20年!

  提到风洞技术,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但要是提到歼20、运20甚至是各种高超音速导弹,他们都是这种风洞技术“吹”出来的。

  简单来说,风洞技术就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打造出一个可以生产并且控制气流的环境,而且还能提供不同的密度、温度以及流失,然后可以在里面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

  比如:飞行器、战斗机、火箭、导弹等可以利用风洞进行测试。

  

  这也被业内称之为“飞行器的摇篮”,一个国家有多高水平的风洞技术,就意味着有多高水平的飞机、导弹以及火箭。

  而这一次央视公布的这项高超音速风洞跟普通的风洞有着巨大的差别。

  顾名思义,高超音速无非就是研发高超音速领域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国之间的军事博弈不再是船坚利炮,而是高超音速导弹和高超音速战斗机的角逐。

  但如果缺乏高超音速风洞技术,就无法顺利研制出更为尖端的高超音速导弹。

  

  事实上在2022年,美国国防部就曾发布过一则新闻,大概是计划实验高超音速飞机,但希望可以绕开风洞技术进行。

  因为对于美国来说,当下最缺乏的正是高超音速风洞,以至于美国这么多年来的高超音速导弹试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但美国军方想要绕开风洞技术进行实验,这无疑是痴人说梦。先不说技术上是否行得通,就光是资金的消耗,美国国会就不会允许。

  就好比美国要试验一枚高超音速导弹,但在没有经过任何风洞技术的测试,就直接试飞,这背后的成功率低不单止,而且资金也会居高不下。

  

  这也是为何这几年美国的高超音速导弹项目一次又一次的被暂停。

  或许有人会说,美国作为全球第一的军事大国,为何在风洞技术上如此落后?

  其实并不是美国军方不是,而是当今的美国早已经不再是上世纪那个美国。

  不管是军工业生产,还是美国军方,或者是美国国会,他们在乎的是钱。

  

  只要现役的装备武器能够保障美国的霸主地位,他们就不会浪费一分钱去投入研发。

  以至于美媒曾多次质疑美国军方,“为何美国军方的军费每年这么高,却没有多少高精尖的武器装备出现,反而中国的军方是美国的三分之一,却每年都有新的装备武器出现”?

  相反,对于风洞技术,中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

  那时候钱学森、郭永怀等老一批科学家他们就意识到,在未来军事领域当中,高超音速导弹才是国之利器。

  

  1965年,郭永怀在四川成功组建出高速空气动力的研究机构。

  1968年,郭永怀在这个基础上又组建了一个全新的团队名叫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发展中心。

  综合数据来看,郭永怀组建的团队,在空气动力领域规模性建设比欧美更早。

  这也是为何今天中国能够在高风洞技术上领先欧美的原因。

  当然了,中国在高超音速风洞技术上能够领先欧美20年,这背后还要提到俞鸿儒院士。

  因为俞鸿儒院士独创的技术是“爆轰驱动高燃激波风动技术”,与全世界上主流的重活塞驱动和加热氢气体驱动完全不一样。

  

  俞鸿儒院士的爆轰驱动高超音速风洞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爆轰波形的剪裁和重构,还解决了稀疏波导致入射激波严重衰减的学科难题。

  也基于俞鸿儒院士这技术理论,我国才打造出JF12高超音速复现风洞,才能造出JF22高超音速激波风洞。

  而今天这JF22高超音速激波风洞可以模拟出临近空间,呈现出90千米的高度,33马赫速度的空气流场景。

  目前看来,中国这高超音速风洞技术,不管是俄罗斯还是美国,都无法达到。

  

  也有美国军事专家猜测:中国建设者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超高音速风沙后,很有可能用于测试最新版本的高超音速武器。

  尽管中国已经拥有让美国闻风丧胆的东风17,但从过去几年时间来看,中国一直没有放弃对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

  事实上,对于高超音速风洞技术,我们更多的还是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用来发展航天技术,而不是为了针对美国研发高超音速导弹。

  就好比前段时间,中国实验的“空天飞行器”,却被美军司令说是高超音速武器。

  而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姜宗林业指出,JF-22风洞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在航天航空领域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也是奔着天地往返系统去的。只要成功后,那么中国的卫星发射、航天器发射费用就会减少90%以上。

  

  当然了,美国人或许不会明白,为何中国有这风洞技术,还在想着火箭卫星发射减少费用的问题?

  因为在中国很多军迷心里,一直有这一个“理想”,那就是“南天门计划”,只要我们把火箭卫星发射费用做成白菜价后,那么未来的白帝、玄女等空天战机就不再是“梦想”。

  总而言之,今天中国突破风洞技术对于未来的空天飞行器有这至关重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中国研制出更多天地往返飞行器,高超音速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