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综艺节目总是能录到凌晨两三点?
本题已加入知乎圆桌 ?制躁一个夏天,跟乐队们一起,躁起来~!
老听(室内)综艺节目的主持人或嘉宾说一期节目录到半夜甚至凌晨,这是真的么?为啥会这么耗时间?
演员高以翔在录制综艺节目《追我吧》过程中不幸过世,这消息又震惊又让人痛心,网络上充满了网友对节目组问责的激动声音。我在翻阅网友对节目组的一些质问和疑惑时,想起了我曾经在一档综艺节目组短暂工作的经历,我特别理解网友对节目录制的种种疑问,因为当时我作为一个初接触节目录制的新人工作者,身处在节目录制的环境中,更能感同身受,内心的疑问声更大。
我只能告诉大家一个事实:综艺节目录制熬夜、通宵都是常态,不止《追我吧》节目组。我在那段短暂的时光里,已经记不清有过几次凌晨4点后收工打车回家的经历了,由于我住的最远,每次和我拼车的同事们一一下车后,那种突然没有了有关节目录制的话语的安静,让人恍惚,虽然时间已经很晚(或者可以说很早了),但早已过了困劲不困了,可是大脑还在游离。北京的司机师傅绝对不会让气氛无聊的,他们通常陪着我唠一些天南地北的话题,像是《深夜食堂》的感觉,真的很治愈,直到把我送回家。室友在我蹑手蹑脚进屋后迷糊的应一两声,我每次那个时候都会感觉很内疚,现在回想起来真的特别感谢那段时间收留我的室友对我的包容。
录制节目的艺人就更辛苦了,冬天虽然是在摄影棚里,但没有任何供暖设备还是很冷,女艺人因为节目需要还要穿裙子,坐在那里一录就好几个小时。我坐在场外穿着棉服抱着热水瓶冻的瑟瑟发抖,而女艺人再冷也还是得保持神采奕奕。我看着她露出的肩膀由白到冻得泛红,再到没有血色的白,好心疼真心感觉不容易。
因为我负责场记工作,一直开着手机计时器,我看着一秒一秒的数字飞快的跳动,才意识到当下的工作时间早已过了法定工作时长了,已经两个8个小时过去了,还没收工。艺人们的状态虽然还是那么神采飞扬,但因为太晚,头脑却开始变得不清晰了,会时常冒出来啼笑皆非、没有逻辑的话,导演偶尔会因此打断一下,喊几句激励大家的口号让大家再坚持一下,但多半情况就这么录了下去,毕竟还有后期剪辑可以处理。灯光师因为在录制过程中没有太多工作,早已在摄影棚的角落里铺了张夹纸板睡着了,并且还打起了呼噜。由于他的鼾声太大影响录制,我不得不去把他拍醒,没过多久录音师就又反映又录到打鼾的声音了,我就再次不得不把他拍醒,就这样反复了好几次直到收工。
我拖着疲惫的身躯有点沮丧,同组经验丰富且人很好的前辈贴心的安慰我,我道出了疑问:为什么我们节目录制总在晚上?前辈告诉我:中国这个行业就是这样,晚上录制是常态,因为总体来说大陆综艺节目制作体系还不是很成熟,所以效率低,往往好几个小时录制的素材才能剪出十几分钟的有效片段,因此录制时间长,相比于韩国和中国台湾,他们录制效率会高一些,录制时间相对没有那么长,毕竟综艺节目的历史长,但也会熬夜。
如果说只有熬夜对生理上的冲击我还能忍受,那录制过程中对心理上的冲击对我来说就难以忍受了。节目对外宣传的节目宗旨都很正能量,但在录制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唯节目效果论背离那些正能量的宗旨,甚至导演还会支配大家做一些不符合正确价值观的不合理操作,但最后通过剪辑呈现给观众只有节目效果,不会有人知道这背后的操作,这让我总有种欺骗观众的负罪感,我开始质疑自己辛苦工作的意义。然而我发现节目组的其他同事都很乐于和认可那些不合理的操作,一切都是为了节目,仿佛那才是正常做法。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是一个新人,才能跳脱那种思维,比较客观的看这一切。最终,整季节目还没录完,我就决定离开了,但内心很纠结,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自我怀疑我是不是因为吃不了苦才离开的,作为一个新人不应该那样,后来才慢慢释怀我其实是因为找不到那种唯节目效果至上,而缺乏人文关怀的录制模式的意义才离开的。
昨天高又翔出事,思绪又把我拉回到那个时候,我曾怀疑的存在很多问题的综艺节目录制模式,最终还是出现了恶果……如果这种录制模式还不改变,还唯节目效果而不注重人文关怀的话,存在的隐患很有可能还会引起其他意外,长此以外还会使综艺市场乃至媒介市场病态化,阻碍其继续发展,最终也会失去观众的信任,只能落到自掘坟墓的地步。
希望这次事故能使综艺界重视作出改变,也愿高又翔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