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着睡不好?中医教你4种方法让你远离失眠!

  你睡得好吗?

  首先,我们先做一个小小的测试,看看你是不是正在被失眠困扰:

  躺在床上怎么睡也睡不着

  一旦醒了难以入睡

  容易从噩梦中惊醒或者经常整晚都在做梦

  睡眠浅,熟睡时间少,容易惊醒

  睡觉前总是思虑过多

  

  如果你已经出现了3种,或3种以上的症状,那么你可能是失眠了。

  失眠越来越常见

  据数据统计,全球有27%的人存在着睡眠的问题,而在大多数成年人群体里有57%存在着失眠问题。

  在接诊的睡眠障碍患者中。我们发现以“入睡困难”的患者居多,很多患者表示,睡觉的时候难以入眠,一两个小时入睡时间是常见的,有时候甚至一夜未睡着。

  

  特别是现在天气日渐炎热,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的情况。

  俗话说“众生皆苦,最苦是失眠。”长期失眠会加速衰老,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严重时可导致各种躯体及精神疾病。

  睡眠质量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决定一个人的工作效率。所以长期失眠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之一。

  失眠在中医上又称为“不寐”,是由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宁所致,表现为睡眠时经常不易入眠,或睡眠短浅易醒,甚至整夜不能入眠。

  中医认为,失眠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压力过大,内伤心脾

  过多压力大,伤及心脾。心脾不足,造成营血亏虚,以致心神失养,导致失眠。

  2.阳不交阴,心肾不交

  多由久病伤阴,或房事不节,或烦恼多,情绪不佳,或外感热病,心火独亢等因素导致心肾阴阳失调,阳不交阴,心阳、心火偏亢,心神不宁,而导致失眠。

  3.阴虚火旺,肝阳扰动

  情绪所伤,肝郁不舒,郁而化火,火性上炎,或阴虚阳亢,扰动心神以致失眠。

  4.心虚胆怯,心神不宁

  平素体弱,心胆虚怯,或受到惊吓,精神紧张,善惊易怒,终日不安,渐至心胆虚怯而导致失眠。

  5.胃气不和,夜卧不安

  饮食不节,肠胃受伤,痰热上扰,胃气不和而致失眠。

  在治疗方面,中医重在辨虚实,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基本原则:

  实证宜清心泻火,清火化痰,清肝泻热;

  虚证宜补益心脾,滋阴降火,益气镇惊。

  在泻实补虚的基础上安神定志,如养血安神、镇惊安神、清心安神,配合心理调适,消除紧张焦虑,保持精神舒畅。

  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法进行保健:

  中医药养生食谱

  夏季不宜过于剧烈的运动,要适时为身体补液,不光是要勤补水,也可适当食用一些养生之品。

  可以选择能够宁心安神的食物,比如百合、酸枣仁、银耳,或者吃一些苦味的食物有利于清心、泻火、安神,比如苦瓜、莲子,但要注意的是不宜过多食用,否则容易损伤脾胃。

  

  推荐食谱:莲子心甘草茶、百合小米粥、酸枣仁百合莲子汤。

  自我保健手法

  拍打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是十二经脉之一,分布于腋下、上肢内侧后缘、手掌中及小指桡侧区域。经常沿心经拍打,可促进气血运行,缓解心悸胸闷等不适,强壮心脏。拍打路线建议从腋窝匀速拍向手指,拍打时要虚掌,力度柔和、均匀、有力、持久,以手不感到疲劳、酸痛,上臂无明显不适为度。

  

  由于心经在午时经气旺,即中午1至13点,午睡后拍打最佳。

  揉按穴位

  揉安眠穴、神门穴、三阴交:

  安眠穴在颈部,用小手指头顶住耳垂,五指并拢,中指压的位置就是安眠穴,它正好在发髻里,枕骨的边缘上。

  

  按摩手法:双手中指顺时针方向按揉穴位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神门穴

  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

  

  按摩手法:按摩神门穴可、揉、刺激,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

  三阴交穴

  内髁高点直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手法: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穴位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中医药疗法

  针对长期受失眠困扰的患者,也可到我院门诊接受针药结合治疗不寐病。针对失眠症有各种特色疗法,如温针灸、穴位埋线、腹针、颊针、刺络放血、色贴、推拿、捏脊等均对失眠症状有较好改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