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童享 “未”爱护航? | 宿迁:构建未保体系 合力守护“未来”

  原标题:幸福童享 “未”爱护航? | 宿迁:构建未保体系 合力守护“未来”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充满温情和责任的事业。近年来,江苏省不断健全制度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关爱保护力度,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苏童成长”协同关爱服务体系,用心护航儿童健康成长。“幸福童享 ‘未 ’ 爱护航”专栏为您介绍江苏各地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特色亮点和实践探索。

  【

  宿 迁

  】

  构建未保体系

  合力守护“未来”

  

  高站位加强统筹谋划

  完善组织保障体系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协调机构,市、县、乡三级全部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层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市未保办先后印发《宿迁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宿迁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宿迁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分工》等文件,明确各层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二是搭建四级架构。各地、各部门积极整合资源、打造服务阵地,在全市形成“市级未保中心、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乡镇(街道)未保工作站、村(居)关爱点”四级联动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三是健全制度支撑。市未保办牵头制定工作要点和重点项目,为重点工作开展提供指引;全市共出台《宿迁市“3+4+N”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实施方案》《关于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奖惩工作办法(试行)》等10余份制度文件。

  

  全方位开展救助帮扶

  夯实兜底保障基础

  一是强化基础救助。开展困境儿童专项排查工作,通过数据比对、入户走访,共纳入保障四大类困境儿童(孤儿、父母监护缺失、父母无力履行监护职责、重病重残及流浪儿童)9300余名,同比增长28%。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标准自然增长,目前全市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2164元、1450元。二是加强精神关爱。文明办牵头开展“文明实践四季行”,联动教育部门组织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妇联实施开展“微爱善行”关爱帮扶活动,帮扶救助困境儿童家庭。团委持续深化“梦想+”计划,为符合条件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新建“梦想小屋”。三是引领社会参与。坚持“政府+社会”“物质+关怀”工作思路,大力培育儿童公益类社会组织,连续7年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等公益项目, 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全覆盖。

  

  多领域实施专项行动

  织牢关爱服务网络

  一是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市未保办连续两年联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系列活动,通过七大主题20小类活动清单,扩大宣传,营造氛围,同时牵头评选并发布宿迁市“苏童成长”践习基地暨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基地30家,涉及思想教育类、科普教育类、劳动实践类、角色体验类、技能培养类,深入推进“苏童成长”协同关爱机制落地见效。二是开展系列检查行动。市未保办牵头开展暑期防溺水专项督查和电竞酒店联合检查。公安、文旅紧盯网吧、歌舞游艺、中小旅馆、电竞酒店等涉未成年人重点场所进行联合检查、集中清查、定向抽查,督促整改隐患。烟草、教育、未保、市监四部门联合清理幼儿园、中小学周边零售卷烟(电子烟)商户。

  

  深层次推进创新实践

  彰显未保工作成效

  市未保办深层次推进创新实践,通过体系建设创新、阵地建设运行创新等重要举措,推动“六大保护”联动发力。2023年初,研发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综合管理平台上线试运行,完成全市各级用户的线上线下培训20多场,目前,平台共注册账号1982个,活动录入252次,未保项目录入137个,首批1.5万名困境、留守儿童数据已录入完成,各地正在有序进行日常走访评估。同时,各县区立足实际,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具有示范效应的未保工作模式。沭阳县创新实施“激浊扬清 共护未来”未成年人全民关爱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专项行动,对重点未成年人实行提级包保,建立“1+3”责任体系,实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数量同比下降。泗洪县扎实推动示范性未保站升级改造工作,建立关爱未成年人“3410”工作机制,打响“检民同行”品牌。泗阳县积极推动“一站式”未保中心建设,为全县在校的未成年人开放讯问室、训诫室、少年法庭沙盘室以及VR情绪宣泄室等,并引入典型案例为教材进行讲解,让未成年人真实体验“沉浸式”普法教育。宿城区建立“6+1”结对关爱帮扶机制,打造全国首家“青少年网络漫游e家”法治教育阵地,为基层儿童主任发放工作补贴。宿豫区先后成立全市首家未成年人“一站式询问中心”、全市首个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首批“全市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法治教育基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湖滨新区在全省率先推行预防未成年人溺水举报奖励制度,在全省首创骆马湖生态联勤警务站,实现了2022年暑期辖区全域“零溺亡”目标。

  来源:江苏民政

  编辑:杨正然

  校对:袁蓉

  审核:龚贤 杨余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