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15岁与表哥同居,父母逼婚孤身离家;为爱委身已婚男,21岁吞烟自尽

  原标题:15岁与表哥同居,父母逼婚孤身离家;为爱委身已婚男,21岁吞烟自尽

  娇艳的花朵,人们只羡慕她绽放时的风姿万千,感叹她枯萎时的落寞孤寂,却无人细品她一路走来的泥泞和苦难。民国第一位吞烟自杀的女星,离开世界时只有21岁,她在最美好的年华爱上不该爱的人,离家孤生闯荡,最后成乱世文艺战争中的牺牲品,她就是女星艾霞。

  世人都说民国时期的美女具有独特的风味,她总是才华横溢,又带着神秘而又醉人的美,比如周璇、陆小曼、林徽因、阮玲玉,他们都是惊艳了一个时代的美人。

  艾霞也是这样动人一朵鲜花,1912年出生在福建厦门的艾霞原名严以南,和很多当时的才女一样,她从小就十分钟爱文学,读了古今中外不少名著。在那样一个处于变迁中的时代,读书其实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为会接触到很多与周围环境相处不融洽的先进思维,比如,脱离封建家庭的束缚追求自由。

  一 情窦初开时,孤身离家日

  读书的女孩子,都具有一种浪漫的少女气息,她们用纯洁的渴望去等待一份爱情的到来,一旦遇到她们所等之人,便是干柴遇上烈火,不管不顾地去燃烧。十几岁的艾霞遇到了她渴望的爱恋,但这个人却是她的表哥。她的表哥还是一名大学生,或许是这股进步学生独有的书生气让艾霞不能自拔,竟说出非表哥不嫁的话,十五岁毅然与表哥同居。

  亲友之间相恋,要挑战的是整个社会的世俗伦理,艾霞只顾追求自由的爱情,不顾封建家庭的枷锁和偏见。但她的父母怎么会任由她无视这些伦理纲常,硬是要拆散艾霞与她的表哥。婚姻在艾霞父母的心中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由得艾霞去追求自由恋爱,何况她心心念念要嫁的人还是她自己的表哥。

  艾霞的父母一方面赶紧四处找人说媒,急急忙忙地要把女儿嫁出去,一方面又怕艾霞乱来,又去找她的表哥,干脆直接将艾霞锁在家里。说理说不通,便将艾霞关起来,这哪是父母对孩子的关爱,这就是剥夺人自由的囚禁。

  但一方小小的屋子怎么可能束缚得住这样一个年轻气盛的少女?寻思着在这样的家庭中感受到的只有束缚和压迫,艾霞再也没有了对家庭的眷恋,决心离家出走。就这样,年仅十六岁的艾霞孤身从北京前往了上海,开启了她孤独又灿烂的上海之旅。

  二 充满机遇的“东方巴黎”

  上海是民国的进步青年最向往的地方之一,那里足够自由,足够进步,也足够浪漫,年轻只要有一腔热血,都可以在这里找寻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艾霞要浪漫,要自由,所以她来到了上海。

  灯红酒绿,霓虹闪烁,上海虽然繁华如斯,但想要在这个地方体面地生活下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初到上海,艾霞也被这里的繁华景象迷得不知道方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得先活下去。十六岁的艾霞起初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就四处去打工,只为了在上海有一张床给自己落脚就好。

  生活的繁琐并没有消磨艾霞对浪漫人生的追求,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早已让她忘却了那位表哥,既然是为了追求自我才只身来到上海,自然不能就混日子混过去,她开始仔细琢磨自己应该去过什么样的生活。

  上海是一个纸醉金迷的城市,但它愿意给每一个在上海闯荡的人一个机会。有一天,艾霞无意中发现了报纸上刊登的“演艺培训实习生”消息,试问哪一个少女不想在台上一展风姿?艾霞一个人在上海,也没有什么牵挂和顾忌,索性就收拾东西前去学习了。

  艾霞终归是个文艺女青年,她需要去追求自己心中的文艺气息她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纵使演艺这条道路能走出来的人是少之又少,但艾霞还是为了追求自我毅然前往。从小就喜欢读书的艾霞,不仅能说会道,而且独有一种知识女青年的才气,对于舞台的掌控和台词的把握,艾霞别具优势。

  果然,凭借读书养成的气质再配合自己姣好的容貌,艾霞立马就被文艺团南国社招入旗下。“艾霞”这个艺名,也即将响彻上海。才华的展现就会招来机遇,1931年,艾霞被签入了上海明星影业公司,从此,她的身姿被从舞台搬到了荧幕上,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个才华横溢的女演员。

  在上海演出名气的女演员,都会渐渐混入名人交际圈,这倒不是说女演员都喜欢依附权贵,而是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任何的领域都无法逃脱财阀和政治家的掌控。艾霞与一般的女演员相比,更具有才华,眼界也更加宽广,一直很受到各界名流的喜爱,但艾霞知道,一些致命的危机正伴随着此时的光鲜亮丽悄然而至。

  三 致命的不伦之恋

  此时的艾霞,已经得到了大部分她想要的,此时她最期待的,就是一份给她慰藉的爱情。但上天似乎没有怜悯她上一段恋情的苦痛,这次挑拨了艾霞心弦的,却是一名有妇之夫,大导演李萍倩。;李萍倩是当时影视业的龙头人物,与艾霞有过多次合作,艾霞很快被这个浪漫的才子俘获了芳心,即使知道他早有家室,还是心甘情愿地做他背后的女人。

  可是,艾霞没有想过,李萍倩是个大导演,见过多少女人,玩弄过多少感情,都不是她能揣测的。果然没过多久艾霞就遭到了李萍倩的抛弃,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舆论指责。

  嘲笑和谩骂代替了以往的风光无限,背叛和抛弃代替了遗忘的柔情蜜意,1934年2月12日,艾霞再也经受不住这样的折磨,在这个全世界都开开心心迎新年的时候,她选择了吞下剧毒的生鸦片烟自杀。艾霞得到过自己所渴望的浪漫和光鲜亮丽,但此时只剩无尽的凄凉,她最后告诉世界:“人生是苦痛的,我很满足了”。

  难道是因为世间让人沉醉的东西都是危险的吗?追求爱情的旅途总是满布荆棘,但就像艾霞临终所说,虽然人生是苦难的,但她追求过,得到过,就应该豁达地去宽恕苦难吧。

  文/文史旺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