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做话题终结者

  

  一次顺畅愉快的聊天,可以让说话双方精神愉快,既交换了信息,又联络了感情。

  但是,有些人总喜欢做话题终结者,也就是一句话把天聊死,时间长了,就让人失去了与之聊天的欲望。

  话题终结者可分为四类。

  一、发电报型

  有些人聊天惜字如金,像发电报。

  你觉得今天的饭菜怎么样啊?还行。

  你喜欢旅行吗?不喜欢。

  或者你发了一大段,他只来个嗯啊哦。

  除了极个别的属于天性木讷,沉默寡言,这是不想和你聊天的节奏啊,赶紧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吧。

  二、抬杠型

  有的人喜欢习惯性抬杠,俗称杠精。

  无论你说什么,杠精总是不加思索地反驳。不仅抬杠,而且抬得又快又准,让你招架不住。

  杠精的聊天只是为了说明自己多么厉害,别人多么愚蠢。

  杠精们大多意识不到自己是杠精,他们只是习惯性地打压别人,或者单纯为了刷存在感。

  遇到杠精,你越抬,他越抬得起劲儿,不如把杠撂下,让他一个人抬吧。

  

  三、挑刺儿型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蛤蟆先生抑郁了,他去找心理咨询师苍鹭医生。

  蛤蟆先生的朋友獾就是一个挑刺儿型的,尽管獾有很多优点,可是他经常对蛤蟆先生指手画脚,这让蛤蟆先生十分不快。

  打桥牌三缺一时,蛤蟆先生说什么也不愿叫老獾来。

  在苍鹭的帮助下,蛤蟆先生走出了抑郁。在管理蛤蟆庄园的同时,还成立了自己的房地产公司。

  老獾终于说了一句,干得很好,蛤蟆。最简单的肯定在蛤蟆听来竟如同天籁。

  四、自说自话型

  这种人其实是让别人成为话题终结者,但起因却是他自己。

  他们和人聊天时,不愿听别人讲,只管自说自话,喋喋不休,沉浸在自己的话题中,别人根本插不上话。

  而且他们的话题往往很单一,经常重复,甚至有时前后矛盾。你还是不要指出为好,因为他们可能太专注于自己的思路,听不见你讲的话。

  

  有人说,比人找人更难的,是话找话。

  一个人的认知是很难改变的,好为人师也是令人讨厌的,所以我们不要试图改变一个成年人。

  成年人只能筛选,很难改变。

  除非他特别爱你或特别崇拜你,这样你说的话才有可能影响到他。

  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和本事,就怼过去,把聊天变成吵架。

  如果你不想找不痛快,还是远离话题终结者为妙。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