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变形记》主人公3年后对比,你确定这些孩子没有在逗我?

  原标题:《变形记》主人公3年后对比,你确定这些孩子没有在逗我?

  《变形记》主人公前后对比,你确定这些孩子没有在逗我?

  观点1:我在上高中的时候看了《变形计》,感觉还不错。我感觉节目里面有部分城市主人公变好了,但不包括全部,不如颇受诟病的李耐悦,这个女孩非议比较多。感觉比较好的还是李锦鉴那一期吧,变化比较多,后来随着拍的主人公拍的越来越多,我感觉有很多像是套路,偏于商业化,所有的城市主人公永远都是很嚣张,到最后变行成功懂事。

  拍完这些之后,可能这些城市主人公有所改变,但更多的是那些农村的善良懂事的孩子们,像做了一个童话版的梦,一切都那么突然。希望节目的播出真的可以让他们改变,带来的不只是商业利益。

  观点2:一部分吧,是相对而言的。也许城市主人公在参加变形计的同时在山村的生活领悟到了什么,节目中你能看到他们一时的改变,也许这个改变能坚持很久,最终他们会变的更好。从变形计最早的易虎臣开始,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城市主人公是《此间少年》那期李宏毅和《草样年华》的杨桐,一方面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出镜率较高,另一方面是他们在节目中展现出来的一开始的反叛和最后的懂事。他们让我感觉到的是真的改变,他们在朝着自己的梦想更加努力。

  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城市主人公,比如韩安冉,走上了整容的道路以后就再也回不来了,很多事情一个节目并不能决定什么,更多的看每个人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以及对家人的承担。

  但是我所知道的都是城市主人公的故事,农村的主人公在参加完节目之后就被很多人遗忘了,没有任何他们的消息,现在发展的怎么样,很多都是无从得知的,节目更多的让我觉得只是为了收视率,忽略了一开始的初衷。

  观点3:变形计我看过第一季和第二季。以后的我不敢说怎么样,只谈看过的。

  首先这种互换生活过于被设计。可以理解被设计有节目表演的需求,但这种被设计就一定是不真实的。就像所有综艺节目一样,导演的剧本要求决定了事件的走向,那么结果就变成可以预知的。所以每次结果基本都是大欢喜的结局。到后期也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了。

  其次,变形计是外在变化还是内在变化?这个问题看似解决了,其实更多的还是外在变化多一些。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是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理解和转变的,不可能在一个月的时间就会认知有飞跃性提高。出现那样好的结局恰恰说明是被设计的。

  第三,如何面对农村和城市的巨大差别,不是一个节目组能说清楚的。这个问题很大,不是简单化就能说明白的。我们应看到缺陷看到进步,也看到差异。

  最后,变形计初衷还是不错的,起码给了展示的平台。至于那些孩子,我觉得会给他们一次不一样的经历。至于改变,老天才能知道!

  责任编辑: